[实用新型]防堵地漏过滤筛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5662.6 | 申请日: | 2013-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9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吕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文强 |
主分类号: | E03C1/264 | 分类号: | E03C1/264;E03F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漏 过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堵地漏过滤筛。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地漏结构,由于排放的废水中存在杂质较多,容易造成排水地漏的阻塞,并且水中含有的油污等有机物较多,造成排水管管壁细菌滋生而形成粘度较大的污泥,久而久之污泥沉积变厚,使得排水管内径越来越小并阻挡了废水中的固体杂物,造成管道阻塞,管道阻塞后疏通管道费时费力,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人们发明了地漏用过滤筛,而现有过滤筛的网眼均是圆形,且网眼的侧壁均是光滑状的,油污很容易在网眼壁上滋生细菌从而形成较大的污泥,久而久之也易将网眼堵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堵地漏过滤筛,它能够避免油污在过滤筛的网眼侧壁上形成污泥而堵塞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堵地漏过滤筛,包括滤筛本体,所述滤筛本体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两表面的滤网孔,所述滤筛本体的下表面边沿处设有圆环形的垫圈,所述滤网孔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形,所述滤网孔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凸柱,所述凸柱由所述滤网孔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滤网孔的下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凸柱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垫圈可将过滤筛垫高,避免地漏堵塞滤网孔,同时滤网孔设计成上小下大的圆台形,减少了油污进入滤网孔后与滤网孔侧壁之间的接触,避免油污在滤网孔侧壁上形成污泥,而在滤网孔侧壁上设置的凸柱可增加侧壁的表面积,避免污泥堆积在滤网孔的侧壁上而引起的滤网孔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中:1、滤筛本体;2、垫圈;3、滤网孔;4、凸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堵地漏过滤筛,包括滤筛本体1,所述滤筛本体1上设有若干贯穿其上下两表面的滤网孔3,所述滤筛本体1的下表面边沿处设有圆环形的垫圈2,所述滤网孔3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形,所述滤网孔3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凸柱4,所述凸柱4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状,所述凸柱4由所述滤网孔3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滤网孔3的下表面。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垫圈2可将过滤筛垫高,避免地漏堵塞滤网孔3,同时滤网孔3设计成上小下大的圆台形,减少了油污进入滤网孔3后与滤网孔3侧壁之间的接触,避免油污在滤网孔3侧壁上形成污泥,而在滤网孔3侧壁上设置的凸柱4可增加侧壁的表面积,避免污泥堆积在滤网孔3的侧壁上而引起的滤网孔3堵塞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文强,未经吕文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56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