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环状气柱防撞装置的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4881.2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1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治平 |
主分类号: | B60R19/42 | 分类号: | B60R19/42;B62D61/10;B60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1022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状 气柱防撞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属的技术领域为一种交通工具,具体说是一种有环状气柱装置的圆形或椭圆的车,有不同动力和功能的多选组合的车。
背景技术据[20160460602U]公布的充气式汽车防撞、防刮擦保护装置,所述的充气式防撞装置是由四块可独立使用的充气装置,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面、后面、左车门和右车门上,其缺点是碰撞发生时对冲击力的缓冲只能受限在一个部位,如前面,这样前面的充气装置所承受的冲击力就大大增加,也就很容易被挤爆,而其余三块充气装置处于闲置状态。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状气柱防撞装置,使气柱成一个整体,这就大大降低了在某一个部位所承受的冲击力。为适合这种装置的安装,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了圆形和椭圆的两种车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安全、实用、娱乐、新奇于一身的车,具体说是一种有环状气柱防撞装置的圆形或椭圆的不同动力和功能多选组合的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主要包括动力装置,底盘,车身,电器系统等基本要件,特别是设置有环状气柱防撞装置(1),换句话说是一个表面光滑无纹的大轮胎或可充气的有环状气腔的类似物。安装在圆形或椭圆形的钢圈上,构成环状气柱防撞装置。气柱防撞装置(1)可通过一个圆形滑动装置安装在车身外围,圆形滑动装置有多种不同形式的设计,例如在圆环的环壁外侧面均匀排列若干轴承的圆形钢圈。因此滑动安装最适合圆形车身。有益效果是气柱起缓冲作用,气柱的滑动起分解撞击力的作用,从而提高安全系数。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设有四个轮子,两个主动轮两个从动轮,也可设置为四个主动轮。两个后驱动轮可通过增加连杆与倒车操纵器连接,可实现转向并且横行以及原地掉头。特别是还设置有两个辅助轮(3),安装在底盘正中两侧的升降装置上,升降装置通过连杆与制动踏板连接。升降装置内置弹簧,有储能作用,可快速弹出。还可设计智能装置,当车侧翻一定角度时会自动弹出,即通过一钢球的滚动触及锁卡,辅助轮会通过与轴连接的伸缩杆在弹簧的弹力下被弹出着地并抱死。有益效果,一是防侧翻和紧急制动时着地支撑和增加摩擦力,二是悬空时遇地面不平时增加通过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借环状气柱具有的浮力作用,还可设置螺旋桨(4)及其必要装置,使其成为一个水陆两栖车。
附图说明图1圆形车示意图、图2椭圆车示意图。
1环形气柱防撞装置 2车轮 3辅助轮 4螺旋桨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除基本构件外,主要就其动力和功能的组合举例说明。
实施方案1.人力车及人力水陆两栖车。
实施方案2.电动车及电动水陆两栖车。
实施方案3.油动车及油动水陆两栖车。
实施方案4.油电混合动力车及油电混合动力水陆两栖车。
实施方案5.人力电动混合动力车人力电动混合动力水陆两栖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治平,未经王治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48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