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力旋流集尘冷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4181.3 | 申请日: | 2013-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9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王昭林;金玺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 集尘 冷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干燥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旋流集尘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物料(主要是煤炭)干燥系统中,尾气的收尘和冷凝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的收尘能力和效率直接影响干燥系统气流畅通、收尘效果和安全可靠运行。常用的旋风除尘器存在回收粒径小的粉尘效率较低,尾气污染较大的缺陷;袋式除尘器存在使用范围受滤料温度限制的缺陷,一般滤料温度要求在200℃以下,并且不适用于黏性大吸湿性强的粉尘,易发生结露并堵塞滤料;湿式除尘器存在不能得到干燥产品、且设备易腐蚀、可能造成水的二次污染的缺点;静电除尘器存在一次投资高、钢材消耗量大、对粉尘较敏感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效率高、适应性好的风力旋流集尘冷凝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力旋流集尘冷凝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涡流分离器、旋流分离器和冷凝净化器,所述涡流分离器的壳体边缘设有尾气入口和分流口,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一级除尘气出口;所述旋流分离器的外壳的侧壁上设有分流气入口,顶部设有二级除尘气出口,底部设有灰尘出口;所述分流口连接至所述分流气入口,用于将来自所述涡流分离器的浓缩有灰尘的分流气送入所述旋流分离器以分离出二级除尘气;所述一级除尘气出口和二级除尘气出口分别连接至所述冷凝净化器的除尘气入口,净化后的气体由所述冷凝净化器的出口引出。
优选地,所述涡流分离器包括壳体和固定叶片,所述壳体沿切向设有尾气入口和分流口,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一级除尘气出口,所述固定叶片安装在壳体内,形成环形的第一通道,用于促进尾气在壳体内形成涡旋;所述固定叶片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二通道。
优选地,所述旋流分离器还包括内壳,其中所述分流气入口沿外壳切向设置,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的间距沿垂直方向保持不变,所述外壳沿其周向设有第一平面段和第二平面段,所述第一平面段和第二平面段在与内壳之间间距的最小处形成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从而在所述第一缝隙与第二缝隙之间形成收集区,所述收集区下端设有连通收集区与灰尘出口的开口,所述内壳在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处分别设有垂直的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
优选地,所述冷凝净化器包括净化器筒体,所述净化器筒体包括第一筒体段、第二筒体段和第三筒体段。所述第二筒体段呈圆台形,其直径小的一端连接至第一筒体段,其直径大的一端连接至第三筒体段,所述第一筒体段靠近除尘气入口处沿筒体的圆周设有雾化器,所述第一筒体段靠近第二筒体段处设有过滤板,所述雾化器与过滤板之间靠近过滤板处设有喷头。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之间内壳的弧度为60-120度,优选地为70-100度。
优选地,所述固定叶片与径向的夹角为10-30度。
优选地,所述分流口的截面大小为所述尾气入口截面大小的1/10-1/5。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风力旋流集尘冷凝装置,在半闭自惰式振动流化干燥系统中,与振动流化混流干燥装置配套,在实现不受尾气温度和黏性限制前提下,高效率回收大小粒径的粉尘,避免粉尘污染,在干燥系统使尾气得到再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涡流分离器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旋流分离器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内壳的第一角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风力旋流集尘冷凝装置,包括涡流分离器1、旋流分离器2和冷凝净化器3。其中所述涡流分离器1的壳体11边缘设有尾气入口16和分流口17,所述壳体11的上端设有一级除尘气出口14;所述旋流分离器2的外壳21的侧壁上设有分流气入口27,顶部设有二级除尘气出口23,底部设有灰尘出口24;所述分流口17连接至所述分流气入口27,用于将来自所述涡流分离器1的浓缩有灰尘的分流气送入所述旋流分离器2以分离出二级除尘气;所述一级除尘气出口14和二级除尘气出口23分别连接至所述冷凝净化器3的除尘气入口,净化后的气体由所述冷凝净化器3的出口引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41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