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远处控制收回的抓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4144.2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9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胡正涛;郑兰霞;陈艳艳;范龙;杨筝;张延;胡修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正涛 |
主分类号: | A63B27/00 | 分类号: | A63B27/00;A63B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5004 河南省开封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处 控制 收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远处控制收回的抓钩涉及攀爬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远处控制收回的抓钩。
背景技术
攀高使用的抓钩,民间俗称飞虎爪,是我国古老的一种兵器和生产工具,现有的抓钩基本上是由一个钩柄和3到4个钩爪组成,钩柄与钩爪刚性连接,与钩柄相连的是一条绳索。使用时,将抓钩掷出,依靠钩爪,钩住树木、岩石等,人抓住绳索进行攀爬。若干年来,其外形的大小和钩爪数根据特定使用要求有所改变,但其基本的形状和工作原理几乎没有任何创新。
这种抓钩的使用者普遍认为,因钩爪与钩柄之间是刚性连接,携带不便,只能挂在使用者腰间,或挂在背包旁边,在出现摔倒、失足等意外情况时,经常出现扎伤或刮伤人员情况。同时,在使用结束后,很难从其钩住的树木、岩石下方远处收回,如果人不能攀爬到钩结的地方,这个抓钩就再也取不下来了,所以户外登山、探险的“驴队”,只能多带几支备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抓钩不能在远处收回和携带不安全的不足,按照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要求,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远处控制收回的抓钩。
该抓钩主要由钩柄、钩爪和控制钩爪收放的控制机构组成,钩爪的根部有一个销孔,钩柄上部有一个销孔,钩爪的销孔和钩柄的销孔由销轴活动连接在一起,安装在钩柄内部的远处控制钩爪收放的控制机构,可以实现钩爪折叠锁紧(见附图1)、钩爪锁紧工作(见附图2)、钩爪张开(见附图3)三种状态的控制,控制机构有一下三种结构形式:
第一种是机械式控制机构。主要由锁紧滑块、拉杆、弹簧、受力 绳索、控制绳索组成,在钩柄内部,安装有锁紧滑块,锁紧滑块的下部安装拉杆,拉杆外部安装弹簧,拉杆下端连接控制绳索,钩柄下端连接受力绳索。
第二种是线控式控制机构。主要由电磁铁、电池、控制开关组成,在钩柄内部,安装有电磁铁,电磁铁动铁芯起到锁紧滑块的作用,电磁铁的下部安装有电池,电池通过的电路连接线与控制开关连接,电路连接线穿入受力绳索的内部,钩柄下端连接受力绳索。
第三种是遥控式控制机构。主要由电磁铁、电池、遥控接收控制装置、遥控接收天线、遥控发射器组成,在钩柄内部,安装有电磁铁,电磁铁动铁芯起到锁紧滑块的作用,电磁铁的下部安装有电池,电池的下部安装有遥控接收控制装置和遥控接收天线,配有遥控发射器,钩柄下端连接受力绳索。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远处控制收回的抓钩,结构紧凑,在使用时钩爪锁紧可靠,在使用结束需要从被钩住的物体上收回时,可以远处操纵控制机构松开钩爪的锁紧,使钩爪张开,实现抓钩的远处控制收回,同时在携带时钩爪可以折叠,克服了传统抓钩钩爪不能折叠,在携带过程中扎伤人员的弊端。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回收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钩爪8根部有一个销孔,钩柄3上部有一个销孔,钩爪8的销孔和钩柄3的销孔由销轴7活动连接在一起,在钩柄3内部,安装有锁紧滑块6,锁紧滑块6的下部安装拉杆2,拉杆2外部安装弹簧4,拉杆2下端连接控制绳索1,钩柄3下端连接受力绳索9,销轴5与锁紧滑块6固定配合。
抓钩不使用时(见图1),控制绳索1在松开状态,在弹簧4的作用下,锁紧滑块6上端顶住钩爪8的根部,将钩爪8锁紧在贴近钩柄1的位置,抓钩携带过程中钩爪8不会自己张开;抓钩需要使用时(见图2),拉动控制绳索1,通过拉杆2带动锁紧滑块6压缩弹簧4下移,用手搬动钩爪8到工作位置后,松开控制绳索1,在弹簧4的作用下,锁紧滑块6上移与钩爪8根部固定面配合,钩爪8即处于锁紧的工作状态;当需要使抓钩脱离被抓物体时(见图3),此时抓钩通过钩爪8钩在被抓物体上,松开受力绳索9,拉动控制绳索1,通过拉杆2带动锁紧滑块6压缩弹簧4下移,锁紧滑块6与钩爪8根部固定面脱离,在被抓物体和控制绳索1二者的作用下,钩爪8张开脱离被抓物体,继续拉动控制绳索1,即可在被抓物体的下方远处收回抓钩。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正涛,未经胡正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41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细长轴直管管道清洗枪
- 下一篇:一种制备相变蓄能微胶囊的流水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