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噪无叶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3924.5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1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应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辉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66;F04D29/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噪无叶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领域,特别是一种低噪无叶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作为家用电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用到。近期出现的一种无叶片风扇,由于可改善空气流的均匀性及降低噪音等,因而受到消费者的普遍青睐。虽然相比于传统风扇,无叶片风扇的噪音较小,但在要求无叶片风扇的出风速度加大时,却仍容易产生噪音。对此,现有技术中做了很多有关降噪的结构改良,但大多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行,低噪音,低成本,并可折叠的无叶风扇。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低噪无叶风扇,包括一用于产生基础气流的基座和一喷嘴,基座上设有若干进风孔,基座内设有导风主体,导风主体后端具有一进气口,导风主体前端具有一出气口,导风主体内安装有叶轮及用于驱动叶轮旋转的电机,喷嘴上设有用于接收基础气流的内部通道和用于发射基础气流的出风缝,所述进风孔位于所述导风主体的进气口限定的开口之外。
所述导风主体的进气口限定的开口为一圆形开口。
所述进风孔位于所述导风主体的进气口限定的开口的下端。
所述进风孔阵列均匀分布在基座后部两侧,并自基座后部两侧向基座后端面延伸至接近中心线的位置。
所述喷嘴可枢转地安装在基座前端。
所述进风孔也可以位于所述导风主体的进气口限定的开口的上端。
所述进风孔还可以位于所述导风主体的进气口限定的开口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错开进风孔与导风主体进气口的位置,避免外部空气经进风孔被叶轮直线吸入导风主体,从而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结构简单易行,没有增加任何降噪部件,因而成本得到控制。同时,还可以在不使用时,将喷嘴进行折叠,以便于装箱储存、运输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低噪无叶风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低噪无叶风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低噪无叶风扇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噪无叶风扇,包括一用于产生基础气流的基座1和一喷嘴2,基座1上设有若干进风孔11,基座1内设有横向布置的导风主体3,导风主体3后端具有一进气口31,导风主体3前端具有一出气口32,导风主体3内安装有叶轮4及用于驱动叶轮4旋转的电机5,喷嘴2上设有用于接收基础气流的内部通道和用于发射基础气流的出风缝。导风主体3的进气口31限定的开口为一圆形开口,进风孔11位于该圆形开口之外,从而避免外部空气经进风孔11被叶轮4直线吸入导风主体3,达到降噪效果。
对于进风孔11的具体位置,优选方式是将进风孔11安排在导风主体3的进气口31限定的开口的下端,当然,也可以安排在导风主体的进气口限定的开口的上端或两侧(图中未示)。
作为对进风孔11优选位置的进一步限定,进风孔11阵列均匀分布在基座1后部两侧,并自基座1后部两侧向基座1后端面延伸至接近中心线的位置,该阵列方式有助于提高进风效果。
喷嘴2可枢转地安装在基座1前端,因此在不使用时,还可以将喷嘴进行折叠,以便于装箱储存、运输等。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辉,未经应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39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挖泥泵吸入口水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内燃机车用牵引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