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艾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3874.0 | 申请日: | 2013-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1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柱;陈鸿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文柱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艾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艾灸器,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艾灸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艾灸疗效独特性的认识,艾灸疗法得到了医学界重视,而在艾灸疗法中,艾灸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市场上的艾灸器多种多样,但是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艾条燃烧过程中,温度不容易调节,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也会降低艾条的利用率;艾灸器功能单一,只能固定使用某一种的灸疗法;还有一些艾灸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烟雾和气味,不能及时排出。目前也有一些经过改进的现代化艾灸疗仪器出现,但大多数以光电的方法为主,与传统用艾做热源的灸法产生的药物和热源的复合作用不同,能起到保健和医疗效果十分有限。因此亟待一种设计合理,控制方便,可及时排出烟雾的多功能艾灸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方便,可调节温度,及时排出烟雾的多功能艾灸器,解决了现有艾灸器功能单一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艾灸器,包括箱体、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设有排烟口,所述箱体上部密闭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插装有燃烧室高度调节杆,所述箱体侧面设有进风口,所述箱体底部设有热气出口,所述燃烧室位于箱体的内部,所述燃烧室上端与所述燃烧室高度调节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燃烧室下端与箱体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燃烧室为可升降调节的管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燃烧室包括上管与下管,所述上管设有上盖,所述上管底部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矩形口,所述上管底部及矩形口外侧包有细筛网,所述细筛网外套有与上管固定连接的螺纹环,所述下管内侧设有与螺纹环相适配的内螺纹,所述下管底部设有进风槽,所述下管底部连接底座固定板,所述底座固定板下方设有管环,所述底座固定板与箱体底部固定连接。使用时将艾条放置在上管的细筛网上燃烧。
进一步,所述燃烧室高度调节杆为下端带有拨叉的旋转钮,所述上管的外侧对称设有限位片,所述燃烧室上端通过限位片与拨叉连接。所述限位片的限位点数量为2个或4个。方便取放燃烧室,避免烫手,防止燃点离人体过近灼伤人体。
进一步,所述箱盖与箱体之间设有密封垫圈,外侧通过锁扣连接,所述锁扣为2~4个均匀分布。保证箱体良好的密封性。
进一步,所述进风口处设有风扇,所述进风口外侧设有挡板槽。通过变压器和风扇调速器或者是可调节变压器来控制风扇的转动,不但保证燃烧室内充足的氧气,而且还可以用合理的风速调整燃烧室内的温度,所述挡板槽是避免气流直接接触人体。
进一步,所述燃烧室高度调节杆与箱盖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部设有密封圈固定板。保证箱体的密封效果,避免烟气从箱体上部的通孔出排出。
进一步,所述上盖中间设有细金属筛网,下部连接钢管,所述钢管外径小于所述上管的内径。避免燃烧的艾条从燃烧室内掉出。
进一步,还包括复合垫和药物盒。所述复合垫中间设有圆形筛网以用来遮挡防护;所述药物盒为中间设有方孔,所述方孔四周有与箱体底板热气出口配合的凸起的卡边。
进一步,所述箱体底部对称两侧设有尼龙搭扣。主要用于中药灸时固定包有药物盒的棉布垫。
进一步,所述箱体横断面为圆形或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温度可调节:燃烧室为炉灶式可升降结构,热量向下辐射,燃烧室进风口设计合理,上管升降改变通风的位置,同时改变燃点离人体的距离,两者对人体感受到的温度产生同向调节。通过通风的位置相对变化和风扇的转速控制艾条的燃烧,既保证艾条充分燃烧,又控制其燃烧速度,加上燃点与人体距离的调节以选择适宜的温度,且温度可相对稳定。
2.既可以悬灸,又可以隔姜灸、药物灸。
3.艾条利用率高,在燃烧室受控合理燃烧,热流定向,箱体密封保温,25mm长艾条可灸30~40分钟。
4.经试验艾条在风量合理控制下燃烧,烟量较小,因箱体设有排烟口可外接软管排烟至室外,可大幅度降低烟雾和气味,隔姜灸尤为明显,可基本将烟雾全部排出室外。
5.安全方便,燃点下方双重保护,部件连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燃烧室分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文柱,未经杨文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38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