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纵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3251.3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2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创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054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的新型汽车纵梁。
背景技术
引擎操作室与车体本身可分离亦可通过工具连接的货运汽车,被称为“挂车”,挂车是重型货运的主要车型。挂车纵梁简称“汽车大梁”,是挂车的重要部件,其重量占据整个挂车的20%左右;随着国家对汽车轻量化的积极倡导和高强钢板的不断成熟应用,设计稳定性高、轻量化的汽车纵梁十分必要。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挂车纵梁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图1的工字型结构方式,是由上下翼板和中间腹板拼装焊接而成,主要存在三方面的缺陷。第一、若选用高强钢板可降低钢板的厚度,但高强钢板的可焊接性较差,因为高强钢板中加入了Ti、Nb和V等合金元素,高温电弧焊接会破坏钢板内部组织结构,造成合金元素的烧损,降低了钢板焊缝处的强度和韧性,容易产生焊接缺陷和大梁断裂隐患。第二,由于高强钢板的焊接性能较差,故传统工字型焊接汽车纵梁一般均采用普通钢板(Q345,抗拉强度345MPa)制造,整体重量大,不利于汽车轻量化的推广和节能减排。第三,焊接造成的热变形较大,纵梁矫正困难大且工艺复杂,纵梁生产效率低,用户使用成本较高。
图2的C形结构的主要缺陷是整体稳定性差、纵梁抗扭性能差,大梁整体强度不高。下翼板太窄(其宽度在70mm左右),下翼板还须安装悬架,而悬架的宽度为140mm,故安装汽车悬架时还须加焊一条钢板来增加下翼板宽度,这样不仅增加了繁琐工序,而且还容易产生焊接缺陷,影响车梁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如何提供一种高强度新型汽车纵梁,以提高汽车纵梁的性能稳定性和实现其轻量化。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汽车纵梁,其包括由上冀板、腹板和下冀板构成的C形冀板,所述腹板的下部具有弯曲部,所述上冀板和下冀板的端部分别向C形冀板的内部弯曲。
进一步地,还包括L形加强板,所述L形加强板与C形冀板的下部背靠背连接形成丁字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L形加强板与C形冀板的下部铆接。
进一步地,所述腹板的下部具有两处弯曲部。
进一步地,所述两处弯曲部的弯曲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弯曲部为120-170°弯折。
进一步地,所述弯曲部为150°弯折。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汽车纵梁,采用腹板弯曲的C形冀板,且该C形冀板的上下冀板分别向内弯曲,从而提高了纵梁的强度,提高了其性能稳定性,以及实现了纵梁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工字型汽车纵梁的截面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C形汽车纵梁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C形冀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L形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纵梁的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C形冀板;11、上冀板;12、腹板;121、弯曲部;13、下冀板;20、L形加强板;30、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汽车纵梁,其包括由上冀板11、腹板12和下冀板13构成的C形冀板10,腹板12的下部具有弯曲部121,上冀板11和下冀板13的端部分别向C形冀板10的内部弯曲。
上冀板11和下冀板13的端部分别C形冀板10的内部弯曲,提高了上、下翼板的抗弯和车梁在上下作用力下的抗拉伸强度,其弯曲的长度约为20mm。
进一步第,如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L形加强板20,该L形加强板20与C形冀板10的下部背靠背连接形成丁字形结构。L形加强板20与C形冀板10的下部通过铆钉30冷铆。
冷铆上去的的L型加强板20不仅加厚了腹板下部的厚度,增强了纵梁受力下拉伸强度,同时也加宽了下翼板13的宽度,提高了车梁的整体稳定性,也方便了悬架安装。冷铆设计还可避免了焊接产生的热变形,具有强度高、无变形、效率高等优点。
腹板12的下部具有两处弯曲部121,优选地,该两处弯曲部的弯曲方向相反,呈正反方向折弯(以向C形冀板10内部弯曲为正),且该两处弯曲部整体上向C形冀板10的内部弯曲,从而实现了腹板下部偏移中心线约15mm。其中,弯曲部121的弯曲角度θ为120-170°,优选为150°弯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创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创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32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