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粉尘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72567.0 | 申请日: | 2013-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8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 发明(设计)人: | 关口博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於建平;关口博康 |
| 主分类号: | B24B55/10 | 分类号: | B24B5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9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粉尘 回收 装置 | ||
1.一种自动粉尘回收装置,包含有:
具有使主体动力源旋转的驱动轴;
和设置于该驱动轴上的下侧外周部设有多个磨削刀刃的旋转磨削刀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动力源与所述旋转磨削刀具之间的驱动轴上,设置在其外周边缘上具有多叶片基板,
与所述主体动力源相连接的罩结构;
以及与粉尘回收袋相连接的连接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叶片基板,随所述驱动轴的旋转,形成将被所述旋转磨削刀具磨削的粉尘吸向一定方向并压送的同时,还对旋转磨削刀具进行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与主体动力源相连接的罩结构,具有将所述旋转磨削刀具完全遮盖的外罩、与外罩相紧固的外档圈、可延所述驱动轴方向作微移动的橡胶垫片、以及能防止粉尘进入驱动轴内的防尘内档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与主体动力源相连接的罩结构,具有将所述旋转磨削刀具完全遮盖的外罩、与外罩相紧固的外档圈、可延所述驱动轴方向作微移动的橡胶垫片、以及能防止粉尘进入驱动轴内的防尘内档圈。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自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罩上设置一个粉尘排出口,其与所述连接软管的一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自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档圈的外侧底部设置防止粉尘外漏的防尘圈,该防尘圈上设置多个吸风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档圈的外侧底部设置防止粉尘外漏的防尘圈,该防尘圈上设置多个 吸风槽。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自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橡胶垫片的内径圆上,形成两个以上的切口,和用于固定的多个固定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橡胶垫片的内径圆上,形成两个以上的切口,和用于固定的多个固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橡胶垫片的内径圆上,形成两个以上的切口,和用于固定的多个固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橡胶垫片的内径圆上,形成两个以上的切口,和用于固定的多个固定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自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尘回收袋,与所述连接软管相连接,回收经罩结构压送的粉尘。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尘回收袋,与所述连接软管相连接,回收经罩结构压送的粉尘。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尘回收袋,与所述连接软管线连接,回收经罩结构压送的粉尘。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尘回收袋,与所述连接软管相连接,回收经罩结构压送的粉尘。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尘回收袋,与所述连接软管相连接,回收经罩结构压送的粉尘。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尘回收袋,与所述连接软管相连接,回收经罩结构压送的粉尘。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尘回收袋,与所述连接软管相连接,回收经罩结构压送的粉尘。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尘回收袋,与所述连接软管相连接,回收经罩结构压送的粉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於建平;关口博康,未经於建平;关口博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25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甲醛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提高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稳定性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