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节水并增强药效的泡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2200.9 | 申请日: | 2013-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8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喜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喜岷 |
主分类号: | A61H35/00 | 分类号: | A61H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节水 增强 药效 泡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脚器具,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节水并增强药效的泡脚器。
背景技术
药物泡脚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及的养生保健或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其基本方法是把药液或者药粉放入洗脚盆或者专门设计的足浴盆里,通过加入热水或者以电加热的方式将药水加热,以温热促进脚部对药物的吸收,达到防病治病、改善身体机能的目的。
但洗脚盆或者足浴盆均存在以下缺陷:①由于底面积较大,无法用少量水和药物实现良好的足浴效果,具体来说,水量较少时不能充分浸润脚面和小腿部,水量较大时虽然能够使液面升高来充分浸润脚面和小腿,但是却浪费水资源和药物;②泡脚之后还需要用额外的清水来清洗双脚、泡脚盆和足浴盆,同样会造成水资源浪费。
单独来讲,足浴盆和洗脚盆分别还具有以下缺陷。足浴盆由于内壁不够平滑,而且有很多孔,浸入药物之后不便于清洗,甚至滋生微生物,产生气味。洗脚盆泡脚时水温会不断下降,添加热水之后会稀释药物浓度,降低药效。
中国专利201020212595.4公开了一种足浴鞋,包括鞋底、鞋面和鞋筒,所述鞋底、鞋面和鞋筒具有不渗水保温材料层,所述鞋底、鞋面和鞋筒构成可容置热水的容器;所述鞋筒上部设置有呈向上收缩状的鞋口,该鞋口上设有束紧装置。该设计虽然能够用少量水达到较高的液面来充分泡脚,但是其鞋口呈向上收缩状,不便于脚的进出,同时,其内表面凹凸不平,鞋筒较高,鞋筒无法拆卸,以上因素均造成清洗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节水并增强药效的泡脚器,采用水浴加热方式,足浴之后水浴装置中的清水能够用于清洗脚部和泡脚装置上的药液,同时,泡脚装置的鞋形外壳能够用少量药液达到较高液面,使药液充分包裹脚底、脚面甚至小腿部,增强药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节水并增强药效的泡脚器,包括一个水浴装置和两个配套的泡脚装置,所述泡脚装置包括鞋形外壳,鞋形外壳的上部开设有入脚口,鞋形外壳的内表面为光面,所述鞋形外壳采用隔水导热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鞋形外壳为高腰型,所述泡脚装置的结构中还包括与鞋形外壳入脚口的外壁相匹配的腿套和腿套外面的紧固绳,所述入脚口的外壁设置有嵌绳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腿套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紧固绳的绳鼻和竖直设置用于腿套定形的标直板,所述标直板的底端高于所述紧固绳,所述紧固绳和嵌绳槽均为三条,所述腿套的内表面为光面,腿套采用隔热防水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腿套采用橡胶或塑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鞋形外壳为低腰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鞋形外壳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水浴加热方式,足浴之后水浴装置中的清水能够用于清洗脚部和泡脚装置上的药液,泡脚装置的鞋形外壳能够用少量药液达到较高液面,使药液充分包裹脚底、脚面甚至小腿部,增强药效,节省水资源,入脚口便于脚的进出,鞋形外壳的内表面为光面,清洗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泡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具体实施方式泡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形外壳 2、入脚口 3、嵌绳槽 4、腿套 5、绳鼻 6、标直板 7、紧固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包括一个水浴装置和两个配套的泡脚装置,从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知,泡脚装置包括鞋形外壳1,鞋形外壳1的上部开设有入脚口2,鞋形外壳1的内表面为光面,鞋形外壳1采用隔水导热材料制成,如金属材料,能够将水浴装置中水的热量有效导向泡脚装置内的药液。水浴装置采用电加热的容器。当然,也可以用普通洗脚盆,即使向水浴装置中添加热水,也不会稀释泡脚装置内的药液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喜岷,未经李喜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22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