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制氧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2053.5 | 申请日: | 201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9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凡 |
主分类号: | C01B13/02 | 分类号: | C01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氧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制氧机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高原保障车里通常会设置一个制造氧气的设备,用于高原保障车内的供氧;因为高原地带,通常高原有着特殊的自然环境,其特点是低压、低氧、气候干燥寒冷、风速大、太阳辐射和紫外线照射量明显增大。研究表明,在高原环境下,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中的氧分压不断降低,人如果长期处在这种缺氧环境中,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由于人的神经组织对内外环境变化最为敏感,因此在缺氧条件下,脑功能损害最易发生,损害程度也比较严重,且暴露时间越长,损害越严重,特别是对感觉、记忆、思维和注意力等认知功能的影响显著而持久。研究人员发现,高原缺氧对人体感觉机能的影响出现较早,其中视觉对缺氧最为敏感。在海拔 4300米以上高度时,夜间视力明显受损,并且这种损害不会因机体的代偿反应或降低海拔高度而有所改善。人体的听觉机能也会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受到影响,大约在海拔5000米左右,人的高频范围听力下降, 5000~ 6000米,人的中频和低频范围听力显著减退,而且听觉的定向力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这可能也是高原缺氧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此外人体的触觉和视觉等也会在严重缺氧时逐渐变得迟钝,在极端高度时还可能出现错觉和幻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制氧机组,有效地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制氧机组,包括制氧主机和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连接一空气冷干过滤装置,空气冷干过滤装置连接一空气储存罐,空气储存罐连接制氧主机,所述制氧主机包括程序控制器、吸附塔以及控制阀,制氧主机连接有氧气储存罐和检测装置,制氧主机还连接一取力发电机,取力发电机还分别连接空气冷干过滤装置和压缩机。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装置带有触摸面板。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阀为截止阀。
作为优选,所述压缩机为超低噪音冷冻式干燥压缩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备根据PSA变压吸附原理,以空气为原料,以氟石分子筛为吸附剂,利用压缩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在分子筛孔隙中扩散速率不同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制氧主机分离空气主要由两个填满分子筛的吸附塔组成,在常温条件将压缩空气过滤、除水、干燥等净化处理后进入吸附塔,吸附塔将空气中的氮气用分子筛吸附,而使氧气在气相中得到富集,从出口流出贮存在氧气缓冲罐中,而在另一塔已完成吸附的分子筛被迅速降压,解析出已吸附的成分,两塔交替循环可得到纯度为≥90%的氧气,再经过除味、除菌后送到使用终端,整个系统的阀门自动切换均由一套系统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全自动制氧机组,包括制氧主机和压缩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为超低噪音冷冻式干燥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连接一空气冷干过滤装置,空气冷干过滤装置连接一空气储存罐,空气储存罐连接制氧主机,所述制氧主机包括程序控制器、吸附塔以及控制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为截止阀,制氧主机连接有氧气储存罐和检测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带有触摸面板,制氧主机还连接一取力发电机,取力发电机还分别连接空气冷干过滤装置和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压缩空气配置了空气纯化干燥处理装置,洁净干燥空气,有利于分子筛的长期使用。采用的新型气动截止阀,启闭速度快,无泄露,使用切换寿命长, 能满足变压吸附工艺频繁使用,可靠性高。完善的流程设计,新型分子筛的选用。采用制氧新工艺,系统配置优化设计,有效降低投资及运行成本。系统结构设计紧凑,减少辅助设施空间。设备性能稳定,系统采用PLC控制,可实现全自动操作,氧气产量和纯度用户可在适当范围内自行调节;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开机30分钟,供氧区域中的氧出口浓度达到海拔2000m—2400m时的氧浓度,并满足方舱内氧气消耗量,可以在自行过程中通过取力发电机提供所有设备动力并在怠速过程中自动调节保持稳定的功率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凡,未经林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20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氧化碳干燥系统
- 下一篇:螺旋卷式富氧膜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