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书画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1756.6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8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陶忠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忠道 |
主分类号: | B43L13/00 | 分类号: | B43L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200 浙江省舟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书画 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裁纸、镇纸、量纸和印规、圆规与观赏于一体的文化用具,具体指一种用于辅助书画家在书画创作上的多功能书画用具。
背景技术
中国书画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书画创作除必须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外,还得有其它辅助工具,常用的如切割宣纸的刀具,固定画纸的镇纸,度量距离的尺,钤盖印章时定位用的印规,作圆或扇面图案的圆规及搁笔的笔架等。几千年来,人们在使用诸类工具时,都以单个个体形式出现在书画作者案头上的,无论使用和携带,存在诸多不便。因此,有必要对所述用具予以创新设计和组合,给使用者以齐全,简便,实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镇纸兼丈量、裁纸、作圆及印章定位并具观赏价值的用于书画创作上的多功能书画用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的多功能书画用具,包括有本体,所述本体一面为平面,用于镇纸,在所述本体边沿设置有斜面,用于裁纸,所述本体斜面上设置有刻度,可作度量之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置有可作为盖印固定以使印章精准定位的直角,作印规之用。
作为改进,所述本体设置有能使本体以一端为圆心而作圆周运动的圆规装置,在所述本体是间隔地设置有用于笔头笔芯从上到下穿过本体的插孔,插孔设置于本体中心线上,均匀排列,任由使用者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半径作圆或扇面。
再改进,所述本体呈剑形,设计中利用剑柄与剑身之间的直角作书画印规之用,此类设计以艺术的形式将实用与美观较好地融合在一起,无论从外在的形式还是内在的文化内涵,都能与对应的书画艺术取得高度的和谐和一致。
再改进,所述本体的两边上分别设置有用于裁纸的斜面,所述镇纸本体表面设置有用于测量长度的刻度线,一体多用。
再改进,所述圆规装置设置于剑柄上,该圆规装置的结构为:所述剑柄与本体的平面相平齐的一面上设置横向的凹腔,所述凹腔内依次设置有能活动地设置有转动块、中部外周设置有环形槽的限位柱、弹簧、固定螺母,所述限位柱的一端与转动块转动相连接,所述限位柱的另一端与弹簧一端相支撑,而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圆定螺线相支撑,与限位柱的环形槽的径向方向的剑柄上开有螺纹孔,在螺纹孔插有能伸入到环形槽的螺杆,以转动块定位圆心。
再改进,所述圆规装置设置于剑柄上,该圆规装置的结构为:所述剑柄尾部设置有通腔,所述通腔内能转动地嵌置有一面与镇纸面相平剂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为转动件一与转动件二插接而相互固定在一起,固定转动件二,能以转动件一为圆心作圆周运动。
再改进,所述剑柄位于水平面的一面上脱卸式镶嵌有与剑柄另一面对称的装饰剑柄,并在所述装饰剑柄两侧分别开有能使硬币插入而将装饰剑柄方便脱卸的凹槽,防止剑柄相嵌入过紧状况的出现。
再改进,所述本体还设置有能本体相配套的剑鞘,所述剑鞘的侧壁设置有凹腔,所述凹腔的底面两端与挂链的两端相连接,在所述凹腔的顶面设置有移门式的凹腔盖,暗格设计,当剑鞘用以装饰时,挂链外露,成完整剑鞘,而当剑鞘用以镇纸时,挂链可隐入凹腔,保持剑鞘面平整,满足镇纸功能之需求。
再改进,所述本体与剑鞘还配套有能用于装饰而方便放置的剑架,并在所述剑架上设置有搁笔凹槽,当本体和剑鞘被使用时,剑架成为笔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述多功能书画用具设计为剑形,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体现现中国文化中书画与武术间内在联系。设计中一端面剑身和剑柄设置为平面,满足了镇纸的功能,剑身两边设置有斜面且标示有刻度线,不仅能裁纸,还可作测量工具,必要时,使用者可利用剑柄处圆规装置的设计,选择作不同半径的圆或扇面,在剑柄横面与本体边线之间形成的直角的组合,发挥印规之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图3为图1不同视角的分解图;
图4为图2的本体投影图;
图5为图4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I部的放大图;
图7为图1置于剑架上的立体图;
图8为图2中剑鞘的侧面投影图;
图9为图8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10为图8中挂链置于盒盖内的投影图;
图11为图9中沿C-C线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3为图12的分解图;
图14为图12不同视角的分解图;
图15为图13中本体的投影图;
图16为图15中沿D-D线的剖视图;
图17为图16中III部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忠道,未经陶忠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17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负式单人采棉机
- 下一篇:压力机移动工作台液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