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置刀座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1546.7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2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宏杰 |
主分类号: | A47J47/16 | 分类号: | A47J47/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何淑珍 |
地址: | 529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置刀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置刀座。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置刀座的插置口一般是通过在座体上挖通口或通过两张直板离一定位置设置形成,该类置刀座的插置口壁皆为刚性不具扩张性,原先插置口的宽度是多少就只能插入不能超过该宽度的刀具,只有放置功能而没有夹紧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插置槽壁具有扩张性,可以夹紧放入的刀具的置刀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置刀座,它由座体和置刀部组成,在置刀部设置有插置口,所述置刀部由框体和隔板组成,隔板在框体内倾斜排列安装,相邻的两张隔板的上缘或下缘相接近形成插置口,隔板的两端与框架固定连接。
上述隔板两端的上部与框体固定连接,下部与框体分离。
上述隔板在框体内安装好后,隔板的上缘和上缘平行,下缘和下缘平行。
上述隔板相接近的相邻的两个上缘连接在一起,该相邻的两张隔板形成倒“V”形结构。
上述置刀部为独立的一个部件,其通过插入座体或扣合的方式与座体结合。
上述座体的底部设置有去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倾斜安装的隔板,相接近的两个上缘或两个下缘形成的插置口具有一定的扩张性,刀具、剪刀放入插置口后可以由隔板的两个上缘或两个下缘夹紧,而且倾斜安装的隔板与刀具、剪刀等的接触部位只有上缘或下缘位置,与传统置刀座相比接触面积相对较小,透气性好不容易滋生细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置刀部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置刀部的剖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到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置刀座,它由座体1和置刀部组成,在置刀部设置有插置口4,所述置刀部由框体2和隔板3组成,隔板3在框体2内倾斜排列安装,相邻的两张隔板3的上缘或下缘相接近形成插置口4,隔板3的两端与框架1固定连接。当刀体从插置口4插入时,隔板3的上缘或下缘会向两边扩张利用弹性力将刀体夹紧。
作为进一步改进,隔板3两端的上部与框体2固定连接,下部与框体2分离不连接,这样隔板3的整个下缘都具有扩张性,可以解决只有下缘的中间部分扩张性好而两端基本不可以扩张的弊端。
如图3所示,作为进一步改进,为了使得插入插置口4的刀体受力均匀,上述隔板3在框体2内安装好后,隔板3的上缘和上缘平行,下缘和下缘平行。
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隔板3的端部一部分必须和框体2固定连接,否则隔板3将无法固定,考虑到隔板3与框体2连接的两端基本没有扩张性,在本实施例中隔板3端部的上部与框体2固定连接,因此干脆将隔板3相接近的相邻的两个上缘连接在一起,该相邻的两张隔板3形成倒“V”形结构,这样可以增加隔板3的牢固度使之不容易断裂。
作为进一步改进,为了方便清洗和去水,上述置刀部为独立的一个部件,其通过插入座体1或扣合的方式与座体1结合,在座体1的底部设置有去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宏杰,未经陈宏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15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普外科用创面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热水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