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板玻璃熔窑山墙与顶碹衔接处的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1500.5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5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强田云;徐善兵;王瀛;张治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5/16 | 分类号: | C03B5/1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朱恒兰 |
地址: | 23301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玻璃 山墙 衔接 密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板玻璃熔窑,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平板玻璃熔窑山墙与顶碹衔接处的密封装置。
平板玻璃熔窑是平板玻璃生产关键设备,由熔化部、卡脖、冷却部及其它组成。熔化部、冷却部由顶碹、山墙、池底、池壁等组成。顶碹为拱形结构,由多层耐火材料构筑,通常有优质硅砖层、优质密封料层、轻质硅砖层、保温涂料层等构成,最内层的优质硅砖层承担整个顶碹的受力,轻质硅砖层仅起保温作用而不承担受力。山墙为普通的直立墙,用优质硅砖砌筑而成,用于封挡顶碹的拱形面。考虑到热膨胀因素,因而在山墙与顶碹的衔接处会预留膨胀缝,当熔窑达到工作温度后,再用密封料将予以密封,但密封效果不甚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下的山墙与顶碹的衔接处密封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平板玻璃熔窑山墙与顶碹衔接处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山墙与顶碹的衔接处设置一组楔形砖,楔形砖一侧与山墙配合、另一侧与顶碹配合。
所述每个楔形砖均由上楔形砖和下楔形砖组成,下楔形砖的上端面与上楔形砖的下端面配合连接。
所述每个楔形砖均由上楔形砖和下楔形砖组成,下楔形砖的上端面与上楔形砖的下端面配合连接。
所述上楔形砖的下端面与下楔形砖的上端面的形状、大小一致,下楔形砖可为优质硅砖,上楔形砖可为轻质硅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了山墙与顶碹衔接处的密封效果。
下面便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烤窑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板玻璃熔窑山墙与顶碹衔接处的密封装置,包括山墙与顶碹的衔接处设置一组下楔形砖4,每个下楔形砖的上端面对应连有上楔形砖2,上楔形砖的下端面与下楔形砖的上端面的形状、大小一致,所述上楔形砖2和下楔形砖4的一侧分别与山墙1配合、另一侧分别与顶碹3配合。
如图1所示,在熔窑开始使用前,须进行缓慢的烤窑处理,同时须对上楔形砖和下楔形砖进行同步加热、以使其受热不再膨胀。由于同种材料高温粘连效应,使顶碹水平膨胀力的垂直向上分力无法顶起整个楔形砖,因此在烤窑前,下层楔形砖和山墙、顶碹最多有两个接触点,以减少对顶碹水平膨胀力的阻力。 如图2所示,待熔窑到达工作温度后、既窑体各部位不再热膨胀后,再将上楔形砖和下楔形砖安放到山墙与顶碹衔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15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料咀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过滤干燥机的出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