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仪器固定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1345.7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3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唐坚;郭春生;王吉;程胜一;王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30 | 分类号: | G01D11/30;G01B2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03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仪器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形观测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仪器固定台。
背景技术
大坝安全监测、基坑监测等变形测量现场一般需建立固定仪器台作为基准点。由于通视和仪器安全的需要,仪器台需保证一定的高度来避免被闲杂人等触碰,常常采用砖、混凝土、或钢铁浇筑来保证高度和强度,这样的仪器台结构使得作业人员需要设置登高楼梯或采用登高车等辅助设备,测量人员才能操作仪器,仪器台占地较多、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仪器固定台,该固定台顶部设有为架设观测仪器所预留的载物台,采用通道使工作人员方便从固定台底部前往观测平台上,并且在该通道上设置有具有锁的门,防止闲杂人等进入。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仪器固定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具有一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由一支撑柱固定支撑,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支撑柱底部之间设置有阶梯结构。
所述固定架具有一载物台,所述载物台通过撑杆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
所述载物台上方固定设置有一雨棚。
所述支撑柱为空心柱状体结构,所述阶梯结构位于所述柱状体的空腔内。
所述柱状体的空腔设有一开门。
所述支撑柱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具有一定高度避免设备遭到无关人员接触,同时又可以让测量人员轻松攀爬调整,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强度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3所示,图中1-8标记分别为:支撑柱1、钢条2、横杆3、观测仪器4、雨棚5、攀爬装置6、门7、加强筋8。
实施例: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中作为主体的支撑柱1为空心柱状体结构。该支撑柱1顶部两端对称焊接有作为固定架的两根钢条2,两根钢条2之间焊有一根作为载物台的横杆3,钢条2、横杆3两者的组成安装观测仪器4的载物空间。两根钢条2的顶部固定有雨棚5,用以保护观测仪器4。
支撑柱1的底部开设有至少可供一人穿过的门7,带有上锁结构,在平常不使用时上锁,可以防止无关人员随意触碰观测仪器4导致设备损坏等问题。为了方便攀爬,呈空心柱状体结构的支撑柱1的内壁上焊接有多个作为攀爬装置6呈回型的钢钉。测量人员在需要使用时只需要将门7的锁打开,进入支撑柱1的内部,通过攀爬装置6爬至支撑柱1顶部,对横杆3上的观测仪器4进行操作。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在支撑柱1底部加装加强筋8以加固结构,加强筋8至少有三个,以对称结构排列,比如三个时以互相之间的夹角为120°对称分布,本实施例中为四个,以互相之间的夹角为90°对称分布;总而言之,以支撑柱1的重心为中心于其底部外壁四周对称分布。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加上钢撑或圆形钢板等进一步加固结构。除了上述的固定结构外,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情况下,类似的加强固定结构都应该受到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13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圈式绝对值编码器零点标示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热水器传感器弹簧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