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静电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1294.8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0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陆志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志全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40;B32B33/00;B32B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黄超;周春发 |
地址: | 中国台湾南投***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静电 保护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抗静电保护膜,尤其是可应用于显示屏或电器用品等对象上,以达到抗静电且防尘、防刮的功效。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3C产品更是不断的多元化、轻量化且融入生活中,且有许多3C产品为了提高操作性、便利性而使用触控屏幕操作,尤其是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PDA等触控产品,但触控产品有着于使用后相当容易黏附油脂、灰尘、刮伤等问题,可能会对显示屏本身带来伤害,在无法使用化学性清洁剂的状况下,会变得很不容易清除。
因此避免电器用品或电子设备的表面和表面所处外在环境的风沙、灰尘,甚至人为的碰触、擦撞而产生刮痕情况,大多数都使用保护膜加以保护,但是一般习用保护膜只有防风沙、灰尘的功能,但其缺乏抗刮特性。
且以往保护膜无抗静电的功能,当保护膜进行切割成型时,该保护膜的膜层会因静电而剥离,而使灰尘吸附于该保护膜,所以使现在的保护膜多被要求要具有更优良的抗静电功能,成为业界努力的课题。
有鉴于现有保护膜构造,仍没有一种真正理想好用的结构。创作人有鉴于此,遂特以研创成本案,期能藉本案的提出,改进现有缺失,从而提供一种具有进步性的抗静电保护膜,以满足业界对于保护膜构造的功效,且达到抗刮及抗静电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可应用于显示屏或电器用品等对象上,以达到抗静电且防尘、防刮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一种抗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防刮层,其为保护膜的使用面;一聚胺酯基材,其设于防刮层的一侧表面;一抗静电胶合层,该抗静电胶合层设于该防刮层相对于该聚胺酯基材的另侧表面;以及一离型层,该离型层设于该抗静电胶合层表面。
为达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符合本实用新型的抗静电保护膜主要设有一防刮层、一聚胺酯基材、一抗静电胶合层及一离型层,其中,该防刮层为保护膜的顶面,而该防刮层一侧表面设有一聚胺酯基材,利用聚胺酯基材结合防刮层,使增加其保护膜整体的防刮性,而该聚胺酯基材另侧表面则依序设有抗静电胶合层以及离型层,剥除该离型层后,可利用抗静电胶合层将本实用新型黏合固定于对象上,以具有防刮抗磨的功能,且该保护膜藉由抗静电胶合层可具有抗静电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可应用于显示屏或电器用品等对象,达到抗静电且防尘、防刮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抗静电保护膜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抗静电保护膜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抗静电保护膜应用于显示屏的立体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抗静电保护膜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防刮层10
聚胺酯基材20
第一表面21
第二表面22
抗静电胶合层30
离型层40
胶合层50
显示屏60。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抗静电保护膜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以及图3本实用新型抗静电保护膜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抗静电保护膜包括防刮层10、聚胺酯(PU)基材20、抗静电胶合层30及离型层40,其中:该防刮层10设于该聚胺酯(PU)基材20一侧表面。
该聚胺酯(PU)基材20设有相对的第一、第二表面21、22,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防刮层10设于该聚胺酯(PU)基材20的第一表面21,其中该防刮层10可以将抗刮溶剂涂布于该聚胺酯(PU)基材20表面后再经由紫外光照射后硬化成型。
该抗静电胶合层30可以为硅胶材质,且设于该聚胺酯(PU)基材20的第二表面22,该离型层40设于抗静电胶合层30的表面。
整体使用时,如图2及图3所示,应用于显示屏50时,可将该离型层40剥除后再利用该抗静电胶合层30,贴合于该显示屏60上,使该防刮层10做为使用面,藉由该表面的防刮层10及抗静电胶合层30,可达到防尘的功效,并同时达到防刮抗磨的功能。
其中,该抗静电胶合层30为胶合层上涂布静电防止产生剂,藉由抗静电胶合层30可具有抗静电的功效,以防止静电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志全,未经陆志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12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胶膜材结构及基材的组合
- 下一篇:一种熔融石英的复合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