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墩身与连续梁混凝土预留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1031.7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3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波;刘继峰;荣祥峰;梁海斌;李怀甫;李巨震;陈文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铁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4G15/04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混凝土 预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墩身与连续梁混凝土预留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混凝土预留孔施工中,大多采用竹胶板模板及PVC管,由于混凝土粘结力及埋深等原因,竹胶板模板及PVC管在拆除时都不能二次使用,材料损耗严重。受现场施工条件的限制,完全刚性的预留孔模板拆除困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以致人工劳动强度大、施工慢、效率低下,且混凝土成型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拆除,减少劳动强度,可重复使用的墩身与连续梁混凝土预留孔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墩身与连续梁混凝土预留孔装置,包括筒体、挡板、拉环和橡胶套,挡板为两个,一个挡板位于筒体左侧端部,另一个挡板位于筒体右侧内部,并与筒体右端产生距离,两个挡板与筒体组成一个密闭的空腔,在筒体右侧的挡板上设置有拉环,在筒体左侧的挡板中心处沿轴向设置有螺杆,所述的橡胶套内孔与筒体相匹配并套设于筒体外部,橡胶套左侧设置有通孔,筒体上的螺杆从通孔穿出,橡胶套的右侧开口,其开口端与筒体右端一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筒体为圆柱形管体,橡胶套为圆柱形桶体,橡胶套的厚度为10毫米。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筒体的两侧设置挡板,形成一个空腔,筒体两侧分别设置拉环和螺杆,并在筒体外部设置相匹配的橡胶套,这样混凝土浇筑时由筒体支撑形成预留孔,需要拆卸时,筒体与混凝土之间有橡胶套进行隔离,通过拉动拉环轻松将筒体从橡胶套中拉出,然后能很容易再抽出橡胶套,本实用新型可重复使用,节约材料,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包括筒体1、挡板、拉环2和橡胶套3,挡板为两个,一个挡板位于筒体1左侧端部,另一个挡板位于筒体1右侧内部,并与筒体1右端产生距离,该挡板与筒体1右侧部分形成一个开口的空腔,为了方便施工,在该空腔内可以放置锯沫填充物。所述的两个挡板与筒体1组成一个密闭的空腔,在筒体1右侧的挡板上设置有拉环2,在筒体1左侧的挡板中心处沿轴向设置有螺杆4,所述的橡胶套3内孔与筒体1相匹配并套设于筒体1外部,橡胶套3左侧设置有通孔,筒体1上的螺杆4从通孔穿出,橡胶套3的右侧开口,其开口端与筒体1右端一齐。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筒体1为圆柱形管体,橡胶套3为圆柱形桶体,即橡胶套3包括一个圆柱形管体,其管体的左侧为封堵状,而右侧为开口状,橡胶套3的厚度为10毫米。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常横向设置在模板上,浇筑混凝土时筒体1支撑形成预留孔,筒体1与混凝土之间有橡胶套3进行隔离,需要拆卸时,通过拉动拉环2轻松将筒体1从橡胶套3中拉出,然后橡胶套3也能很容易被抽出,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拆除,减少劳动强度,可重复使用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铁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铁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10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跨度非落地式现浇梁膺架
- 下一篇:带报警装置的摊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