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0695.1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9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特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52 | 分类号: | H01L31/052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有效吸收太阳光能的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未来最清洁、安全和可靠的能源,世界各国正在把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作为能源革命主要内容长期规划并且都在积极开发光伏组件。高转换效率、低成本是太阳能光伏组件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技术研究者追求的目标。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在单位面积内吸收的太阳能量有限,且由于晶硅电池片转化为电能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降低晶硅电池片对太阳能量的利用,从而转换而得的电能功率较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光伏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吸收太阳能量以提高发电功率的光伏系统。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光伏组件及安装所述光伏组件的支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电池片、位于电池片两侧的封装胶膜、分别设置在电池片两侧的封装胶膜上的前板和背板,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前板上的集光装置,所述支架支撑所述光伏组件的背板且支架内设有导热流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板为反射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呈中空状并设有一倾斜设置以承载所述光伏组件的承载板、支撑在所述承载板两侧的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承载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储水箱,所述导热流体为设置在所述储水箱中的水,所述承载板上设有与所述支架内部储水箱相贯通的进水管和排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整体呈三角型,所述支架还包括与所述承载板呈一角度设置并支撑所述承载板上端、同时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导风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还设有突伸出所述承载板并分别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下端及两侧的限位边框,所述限位边框与承载板之间形成收容所述光伏组件的收容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还设有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端并突伸出所述承载板的挡边,所述挡边与限位边框之间形成供所述光伏组件安装入所述收容区内的开口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伏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上的太阳能接线盒,所述承载板上侧还设有用以定位太阳能接线盒的定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伏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上的太阳能接线盒,所述承载板上侧还设有用以定位太阳能接线盒的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设置在光伏组件前板上的集光装置可增加光伏组件对太阳光能的有效吸收,同时利用导热流体给光伏组件散热,有效提高发电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伏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光伏系统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光伏系统的部分分解图。
具体实施例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例所做出的结构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光伏系统100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光伏系统100包括支架1、设置于支架1内的导热流体5、固定在支架1上的光伏组件2以及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2上的集光装置3。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所述支架1为中空结构,其设有底板10、与底板10相交并用以承载所述光伏组件2的承载板11、支撑在所述承载板11两侧的支撑板12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10、承载板11和所述支撑板12之间的储水箱13。所述导热流体5为设置在所述储水箱13内的水,其能够将光伏组件2产生的热量传导出来。
所述支架1的中空型内部即为用以储水的所述储水箱13。所述光伏系统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2上的太阳能接线盒21,所述承载板11上侧设有用以定位所述太阳能接线盒21的定位槽111。所述支撑板12整体呈三角型,并设有与所述支架1内部储水箱13相贯通的进水管121和排水管122以及设置于中间位置以供搬运的把手123。所述支架1还包括倾斜设置,且与所述承载板11呈一角度设置并支撑所述承载板11上端、同时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12的导风板14。所述承载板11与所述支撑板12和导风板14之间的夹角均为90度,所述承载板11与所述底板10之间的角度在20度至40度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特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阿特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06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