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触器主触头永磁灭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0411.9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4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耿新;刘跃鸣;郑怿;付福成;曹雅娟;刘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沙尔特宝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30 | 分类号: | H01H9/30;H01H4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徐秦中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器 主触头 永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接触器主触头永磁灭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接触器灭弧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磁吹线圈灭弧装置,它是利用磁吹线圈、铁心、磁性夹板制造吹弧空间,使动静触头置于其中,利用磁吹线圈产生的电动力使动静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弧转移熄灭。
此方法优点是可用于交直流接触器的主回路中,其缺点是不适合开断小电流,原因是此时磁吹线圈所产生的电动力过小。另外,磁吹线圈只有在主回路得电时才产生磁场引发电动力,因而触头分断弧光会在动静触头上停留一定的时间,会增大动静触头的烧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灭弧迅速且不会造成触头烧蚀的接触器主触头永磁灭弧装置,它特别适用于小容量接触器的灭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所提供的接触器主触头永磁灭弧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在接触器动触头组和静触头组的两侧分别设有极性相反的永磁体。
上述永磁体安装在接触器静触头基座两侧的侧板上。
上述永磁体安装在接触器静触头基座的两个侧板的燕尾槽内。
上述静触头基座的一个侧板的燕尾槽内设有防插错凸起,永磁体上设有与防插错凸起相适应的凹槽。
上述静触头基座的一个侧板的燕尾槽下的端面为防插错斜面,永磁体下端面是与防插错斜面相适应的斜面。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安装在静触头基座上的顶盖,永磁体上端与顶盖接触。
本实用新型在接触器的动静触头两侧加装永磁体,当动静触头分离时,所产生的电弧在永磁体产生的永久磁场和触头流过电流所产生的电动力的作用下迅速地被拉长熄灭,因此其灭弧非常迅速。与现有的吹弧线圈式灭弧装置相比,由于采用了永磁灭弧方式,没有发热现象、用铜省且无绝缘问题;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而且可以简化灭弧结构,从而大大降低制造成本。另外,由于永磁体产生的磁场强度不受触头流过电流的影响,所以即使触头流过小电流产生电弧时,也可以轻松地被磁场中的电动力所拉长并熄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加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接触器的动触头1和静触头2的两侧分别安装了永磁体3,图中显示的是左右两组动静触头,每组触头两侧的两个永磁体的极性相反,因而产生一个恒定的永磁场(图中带叉的圆圈表示磁场方向,它垂直于纸面)。当动触头1和静触头2分断时,产生的电弧4会迅速的被外加磁场加强运动速度,使电弧4很快拉伸、吹出。
如图2所示,在本实例中,为了安装和固定永磁体的需要,在接触器静触头基座的两个侧板5上开有燕尾槽51,永磁体就插在燕尾槽51内。
为了防止两种充磁方向不同的吹弧永磁体3混装,即永磁体极性装反,在静触头基座的一个侧板5的燕尾槽内设有防插错结构(当然另一个侧板没有防插错结构),本实例的防插错结构是在静触头基座侧板5的燕尾槽底端部位设有凸台52,与燕尾槽凸台52相对应永磁体3的底端部位设有凹槽31,当永磁体按正确极性插入侧板5的燕尾槽51时,燕尾槽底端的凸台52正好位于永磁体3底端的凹槽内;如果永磁体反装,则永磁体会被燕尾槽底端的凸台52阻止而不能插入燕尾槽。
图3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其中防插错结构是将静触头基座侧板5的燕尾槽底端面53设计为斜面,当然,永磁体3的底端面32应是与燕尾槽底端面53相适应的斜面,而装在对面的另一个永磁体的底面是平的,除此而外本实例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如图4所示,在接触器静触头基座7上端设置有顶盖6,顶盖盖上后应压紧永磁体,防止永磁体从基座中脱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沙尔特宝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沙尔特宝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04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器蜗轮止气阀
- 下一篇:一种易成型的排水阀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