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线发射灯的电流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0067.3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3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艾博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发射 电流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尤其是涉及一种红外线发射灯的电流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现有红外线发射灯的电流控制电路示意图。从引脚IO1输入的电流依次流过电阻R1、三极管Q1、红外线发射灯N9-A、三极管Q2和电阻R3,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2连接引脚IO2。当引脚IO1输入低电平0时,引脚IO1的电流通过电阻R1驱动PNP三极管Q1,使三极管Q1完全导通;当引脚IO2输入高电平1时,引脚IO2的电流通过电阻R2驱动NPN三极管Q2,使三极管Q2完全导通。当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都完全导通时,红外线发射灯N9-A发光,发光强度受电阻R3控制:电阻R3越大,流过红外线发射灯N9-A的电流越小,其发光越弱;反之,电阻R3越小,流过红外线发射灯N9-A的电流越大,其发光越强。
因此,如果要改变红外线发射灯N9-A的发光强度,必须改变电阻R3的电阻值,从而导致经常动用电烙铁手工更改电阻R3的电阻值,不仅生产效率低,且容易造成虚焊等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实现容易的红外线发射灯的电流控制电路,以解决目前需要用电烙铁手工更改电阻阻值来改变红外线发射灯的发光强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红外线发射灯的电流控制电路,包括:集电极连接在红外线发射灯其中一端的三极管Q1,该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引脚IO1,而红外线发射灯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该三极管Q2的基极耦接引脚IO2,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而三极管Q3发射极接地、基极耦接模拟电子开关的公共输出端,该模拟电子开关中各个输入通道的输入端分别串接一个输入电阻后连接外部电源,且模拟电子开关的3个地址控制端连接控制器。
其中,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3连接模拟电子开关的公共输出端。
其中,模拟电子开关是8通道的数字控制模拟电子开关。
其中,控制器为单片机或DSP芯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与模拟电子开关配合输出模拟电压来控制流过红外线发射灯的电流,达到控制红外线发射灯的发光强弱,不需要动电烙铁改电阻阻值,电路结构简单且实现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红外线发射灯的电流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红外线发射灯的电流控制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在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在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而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基极通过电阻R3连接模拟电子开关U1的公共输出端,该模拟电子开关U1中各个输入通道的输入端分别串接一个输入电阻后连接外部电源VCC,且模拟电子开关的3个地址控制端IO3、IO4和IO5连接控制器(图中未画出)。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模拟电子开关U1采用CD4051芯片来实现。CD4051芯片是一种单8通道数字控制模拟电子开关,其第9、10、11引脚分别为地址控制端IO3、IO4和IO5,此三个地址控制端构成二进制地址线;第3引脚为公共输出端,而第1、2、4、5、12、13、14和15引脚分别为8个通道各自的输入端,该8个输入端分别串接输入电阻RJ0~RJ7后连接外部电源VCC,由控制器通过三位二进制信号选通8通道中的一个通道,使选择的通道的输入端连接公共输出端。
比如,控制器为单片机、DSP芯片等控制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电流依次流过三极管Q1、红外线发射灯N9-A、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来使红外线发射灯N9-A发光。当引脚IO1输入低电平时,引脚IO1通过电阻R1驱动PNP三极管Q1使三极管Q1完全导通,当引脚IO2输入高电平时,引脚IO2通过电阻R2驱动NPN三极管Q2使三极管Q2完全导通,当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都完全导通时红外线发射灯发光,且发光强度受三极管Q3控制;控制器通过3个地址控制端IO3、IO4和IO5来控制模拟电子开关U1,比如,当控制器选中通道0时,外部电源VCC通过电阻RJ0和电阻R3使三极管Q3导通,又如,当控制器选中通道1时,外部电源VCC通过电阻RJ1和电阻R3使三极管Q3导通,再如,当控制器选中通道2时,外部电源VCC通过电阻RJ2和电阻R3使三极管Q3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艾博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艾博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00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驱动芯片的发光二极管组件封装改良结构
- 下一篇:工业硅冶炼炉电极抱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