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动物体变距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0015.6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4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许冲波;任桂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思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D5/00 | 分类号: | G07D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黄明哲 |
地址: | 2111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物体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用于工件在流水线上的传输,尤其是各种硬币,为一种运动物体变距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硬币检测技术中,要求被检测的硬币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保持一定速度匀速运动,这依靠人工是无法精确完成的。现有的硬币检查设备,一种是采用转盘供料机构配合皮带输送机构,在皮带翻身机构上检测各种硬币的表面质量;另一种是采用转盘供料机构配合皮带输送机构,在皮带机构后设置向下滑板检查各种硬币的表面质量。这两种方案都存在结构复杂,检测装置运行稳定性差等问题,而在常用的视觉检测中,输送不稳定引起的成像质量差也影响检测精度,整个检测系统的保养维护工作繁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硬币检测技术中,没有适应检测需求的传送机构,需要一种传送机构使得工件之间在传输中保持设定的距离,并能保持一定速度匀速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运动物体变距输送装置,包括传输平面和至少两组皮带轮组,皮带轮组依次设置在传输平面上,工件在皮带轮组的带动下在传输平面上运动,所述皮带轮组具有不同的转速。
所述传输平面为滑道。
所述传输平面为皮带传输带。
所述传输平面为滑道与皮带传输带的组合。
相邻两皮带轮组中的从动轮共轴。
对于由上游设备传送而来的连续的工件,在第一组皮带轮组的带动下进入传输平面,设置第二组皮带轮组转速大于第一组皮带轮组,当工件进入第二组皮带轮组的下方,在第二组皮带轮组的带动下加速,使得工件之间自动均匀的拉开一定距离。根据需要可以增加皮带轮组,通过变速实现工件之间距离的自动均匀改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实现运动物体的均匀变距输送,为硬币检测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稳定传输,且传输节奏可控的输送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变距输送装置,包括传输平面和至少两组皮带轮组,皮带轮组依次设置在传输平面上,工件在皮带轮组的带动下在传输平面上运动,所述皮带轮组具有不同的转速。皮带轮组的皮带通过摩擦带动工件在传输平面上运动,依靠皮带轮组的线速度差,给工件提供不同的运动速度,当工件进入一个速度更快的皮带轮组的带动范围,工件速度加快,拉开与前一组相对速度较慢的工件的距离,由于皮带的转速是稳定的,由此保证了变距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下面以硬币的传输为例,列举几个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传输平面为滑道,两组皮带轮组设置在滑道上,硬币依次通过两组皮带轮组实现加速,每经过一组皮带轮组进行一次加速,拉开一定距离。皮带的宽度可以根据具体传输的硬币大小设置,有利于小型化,灵活适应实际使用需求。
实施例二
如图2,传输平面为滑道,为使整个装置结构紧凑,相邻两皮带轮组中的从动轮共轴,其变距运行方式同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这种结构可以使工件在从第一组皮带轮组过渡到第二组皮带轮组时运动更加平稳。
实施例三
如图3,传输平面为皮带传输带,两组皮带轮组设置在滑道上,通过对硬币的加速实现变距,使用皮带传输带作为传输平面,相比滑道可以保证工件具有更稳定的运动速度和均匀的间距。
实施例四
如图4,传输平面为滑道和皮带传输带的组合,在上游或下游设备不适合使用皮带传输带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滑道作为接入或输出的传输平面,其它部分使用皮带传输带,保证工件传输速度的稳定以及间距的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思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思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00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IC卡智能自助洗车机
- 下一篇:智能访客登记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