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式卷宗夹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69749.2 | 申请日: | 2013-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8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 发明(设计)人: | 林信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信昌 |
| 主分类号: | B42F11/00 | 分类号: | B42F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8 | 代理人: | 王晔;王兴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卷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改良式卷宗夹。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典型卷宗夹如图8所示,是由一片一体式的树脂化纸板制成的封皮状,包括一高(H)×宽(W)的前板A,一个高(H)×宽(W)的后板B,及一高(H)×宽(T)的中间板C。一般后板内侧铆接一镀铬的钢片的基台d,基台上竖立着二根鼠尾弹簧f,打了二个孔的一叠文件其孔被鼠尾弹簧f穿过,鼠尾弹簧f再穿过一滑轨形的夹子CL1的二个对立的孔,并将滑轨上的二个滑扣往两端移动,将鼠尾弹簧f固定住。如此,右边(即后板内侧)的文件叠就被固定住。
如有必要,前板也可用打孔机打出二个洞(可在上缘或左缘)。并将一塑胶条带g折成U字形而使其二腿分别穿过该二孔以及一叠文件的穿孔而突出,然后再穿过另一滑轨形的夹子CL2的穿孔,并向内弯折,并利用夹子CL2上的滑扣固定住。
这种标准卷宗一般是为A4纸(29.5cm×21cm)规则的文件设计,其尺寸约为H=36cm,W=24.5cm,T=2cm。
这种卷宗夹的缺点为:
(一)要放入文件时,须先将滑轨形的夹子CL1或另一滑轨形的夹子CL2拿掉,并将新文件打洞并放到最上方,再将滑轨形的夹子CL1或另一滑轨形的夹子CL2固定回去。而要取出文件(例如要影印、扫瞄或其他工作时)更麻烦,将滑轨形的夹子CL1或另一滑轨形的夹子CL2拿掉后,要将所要文件连同其上方的文件叠一齐取出,才能将该文件拿出,用完后,又要将滑轨形的夹子CL1,CL2拿掉并将该文件放回原处,再将其上方文件放上,最后再将滑轨形的夹子CL1或CL2放回去,这种工作十分烦人。而且,其上方文件在取出时如不马上放回,则可能有遗失的风险。此外,在堆满东西的桌上,滑轨形的夹子CL1,CL2或条带g拿掉后,要再装回时,往往会找不到而凭空浪费许多宝贵时间。
(二)这种卷宗夹在内含的文件叠度未累积到T(约2公分)时,卷宗的横截面 并非长方形而是梯形的,因此当卷宗平放堆叠时,当堆到一个高度时,上方的卷宗斜度越来越大而容易滑落。必须将卷宗左右交替地放,以使其中间板侧(约2公分厚)和开口侧(往往小于2公分)的高度差平冲。
(三)当打开卷宗阅读其中的文件时,如不将文件取出而直接观看,则由于文件是一边枢接在卷宗夹上,因此有一种恢复弹力,使得观看着必须用手或镇纸将文件外侧固定,十分麻烦,且在文件靠近枢接的鼠尾弹簧f或条带g的那一侧的内容往往被遮住。
(四)这种方式固定的卷宗,在掉落受冲击时,滑扣易移动使得鼠尾弹簧f或条带g松开而使文件松散。
(五)卷宗中的文件都是打孔的,有的图文如占了A4纸较大面积,这些部分的资料可能因打孔而失去。而且打了孔的文件,其影印本都会留下不雅观的孔的痕迹。
(六)现在许多文件档案都作成光碟(CD、DVD等)形式,传统卷宗夹并没有适当放置光碟不会遗失的适当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即在针对上述缺点着手,提供一种改良式卷宗夹。
由于传统卷宗夹的缺点在于将文件打孔以作枢接固定,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概念即要抛弃这种打孔,而是以插筒方式将文件保持住。如此新的文件可直接放入插筒中,而插筒中成叠的文件也可直接检视并抽出,如此就可很轻松地将文件放入或取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式卷宗夹,包含一前板、一后板及一连接该前板与后板的中间板,该前板与后板的高度为H,宽度为W,该中间板的宽度为T,其中,
该前板和后板至少二者之一的内侧下方有一具有厚度(Ta,Tc)及宽度(Wa,Wc)的长方形插筒,插筒上端为开放的,且其宽度(Wa)或宽度(Wc)小于前板与后板的宽度(W),但大于一张标准规格纸(例如A4)的宽度,且该全部插筒的厚度(Ta)与厚度(Tc)的和,小于等于该卷宗夹的厚度(即中间板的宽度T);
该前板和后板至少二者之一的内侧上方有一具有厚度(Ta,Tc)及宽度(Wa,Wc)的长方形套筒,其下端为开放者;该套筒的下缘有一缺口,该插筒和该套筒的高度以及设置方式使得一张竖立在插筒中的A4纸其上端高于该套筒的下缘但 低于该缺口的上缘。
该前板和后板中至少有一个其内侧面上贴有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信昌,未经林信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97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食用菌种植的水平推移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多响应视频监控楼宇防盗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