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油田污水管道的生物膜取样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69260.5 | 申请日: | 2013-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3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王彪;孟章进;杨海滨;雷世华;吴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田 污水 管道 生物膜 取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污水管道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膜取样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油田污水管线内针对污水腐蚀结垢情况测试,一般通过试片进行腐蚀结垢情况测试或对生物膜进行取样测试,不具备同时进行生物膜和腐蚀产物取样功能,这就导致对污水腐蚀结垢情况测试精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油田污水管道的生物膜取样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其结构简单,安装便捷,使用方便,提高了污水腐蚀结垢情况测试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油田污水管道的生物膜取样器,包括由上而下同轴设置有的上套筒、中套筒以及下套筒,所述上套筒与中套筒之间经密封垫圈相连,所述中套筒与下套筒之间经球阀相连,所述下套筒安装在管线上,所述上套筒、密封垫圈、中套筒、球阀以及下套筒中心贯穿设置有取样器,所述取样器的一端连接有提拉手柄,所述取样器的另一端伸入到管线内设置,且取样器底端设置有采样膜片。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取样器的底端通过提拉手柄推压至管线的底部,一段时间后,将取样器向上提拉,该过程中,由于管线内存在一定的压力,为了避免再提拉过程中带出污水,当采样膜片通过球阀后,关闭球阀,再将带有生物膜片的取样器取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便捷,操作方便,使用过程中不会影响生产和安全。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田污水管道内针对污水腐蚀结垢情况研究中。
为了进一步确保操作过程更加安全可靠,所述中套筒的侧面安装有泄压阀。提拉过程中,关闭球阀后,可通过泄压阀将中套筒内的空气排掉,进一步确保操作的可靠性。
为了避免取样器收到污水的腐蚀,所述取样器的底部连接有采样绝缘棒,所述采样膜片设置在采样绝缘棒底部。采样过程中,使得采样绝缘棒浸泡在污水内。
为了使得采样膜片能够贴合管线内壁,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所述采样膜片为弧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提拉手柄,2取样器,3上套筒,4密封垫圈,5中套筒,6球阀,7下套筒,8管线,9采样绝缘棒,10采样膜片,11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油田污水管道的生物膜取样器,包括由上而下同轴设置有的上套筒3、中套筒5以及下套筒7,上套筒3与中套筒5之间经密封垫圈4相连,中套筒5与下套筒7之间经球阀6相连,下套筒7安装在管线8上,上套筒3、密封垫圈4、中套筒5、球阀6以及下套筒7中心贯穿设置有取样器2,取样器2的一端连接有提拉手柄1,取样器2的另一端伸入到管线8内设置,且取样器2底端设置有采样膜片10,中套筒5的侧面安装有泄压阀11,取样器2的底部连接有采样绝缘棒9,采样膜片10设置在采样绝缘棒9底部,采样膜片10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取样器2的底端通过提拉手柄1推压至管线8的底部,使得采样膜片10贴合在管线8内壁上,一段时间后,将取样器2向上提拉,该过程中,由于管线8内存在一定的压力,为了避免再提拉过程中带出污水,当采样膜片10通过球阀6后,关闭球阀6,同时打开泄压阀11,将中套筒5内的空气排出,再将带有采样膜片10的取样器2取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92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