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震垫内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9203.7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1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邬海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千汇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26 | 分类号: | F16F1/2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垫内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垫配件,具体讲是一种减震垫内管。
背景技术
目前,减震垫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机械、仪器仪表、建筑等领域中,用以减缓或消除震动产生的不良影响。减震垫内管位于减震垫内部,可以增强减震垫的减震效果,提高减震的耐压性。现有的减震垫大多为橡胶制成,由于减震垫内没有内管,上述减震垫容易在压力下变形或破碎,减震效果不好,且使用寿命较短;有些减震垫内部存在减震垫内管,但是这种减震垫内管外壁较光滑,在发生震动时,内管与减震垫容易滑脱,减震效果不好;另外,市场上还存在一种沟槽式减震垫骨架(内管),这种减震垫骨架(内管)起到了一定的减震效果,同时提高了减震的耐压性,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上述减震垫骨架(内管)为沟槽式,无法冲压成型,制造比较麻烦,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增强减震效果,不容易与减震垫滑脱的,且生产成本较低的减震垫内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减震垫内管,它包括内管本体,所述内管本体为圆筒形,所述内管本体的外壁上沿轴向设有开口,所述内管本体的外圆周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凸起。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是:所述内管本体上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使得减震垫内管与减震垫之间摩擦力较大,不容易滑脱;同时,上述的环形凸起可以直接通过冲压成型,制造比较简单,成本较低。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凸起为二个,使得减震垫内管更加紧密与减震垫连接,不容易因震动而滑脱。
作为优选,所述内管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径向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进一步固定减震垫内管,使减震垫内管不容易滑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垫内管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1-内管本体,2-环形凸起,3-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减震垫内管,它包括内管本体1,所述内管本体1为圆筒形,所述内管本体1的外壁上沿轴向设有开口,所述内管本体1的外圆周壁上设有二个环形凸起2。
所述内管本体1上设有环形凸起2,所述环形凸起2使得减震垫内管与减震垫之间摩擦力较大,不容易滑脱;同时,上述的环形凸起2可以直接通过冲压成型,制造比较简单,成本较低。
所述内管本体1上设有一个径向的安装孔3,所述安装孔3进一步固定减震垫内管,使减震垫内管不容易滑脱。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千汇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千汇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92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刚性气体绝缘输电线路出线装置
- 下一篇:阻尼橡胶防舞间隔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