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螺母凸焊后拉伸试验的拉伸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9153.2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7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顾成治;范少辉;李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莱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18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螺母 凸焊后 拉伸 试验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螺母凸焊后拉伸试验的拉伸夹具。
背景技术
拉伸试验是指在承受轴向拉伸载荷下测定材料特性的试验方法。利用拉伸试验得到的数据可以确定材料的弹性极限、伸长率、弹性模量、比例极限、面积缩减量、拉伸强度、屈服点、屈服强度和其它拉伸性能指标。从高温下进行的拉伸试验可以得到蠕变数据。
目前的拉伸试验机主要用于检测试片,然而螺母凸焊工艺在汽车及电器开关柜等行业中应用越来越多,焊接好的螺母需要做最小拉力试验以保证其质量,但是目前缺少一种进行螺母焊接后的拉力试验的拉伸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用于螺母凸焊后拉伸试验的拉伸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螺母凸焊后拉伸试验的拉伸夹具,该夹具包括上夹持件、螺栓及下夹持件,所述的上夹持件为中间开口的矩形体,上夹持件的下端开设有与中间开口连通的缺口,所述的下夹持件包括底座与挡块,所述的底座的前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的底座的上部开设有与凹槽连通的U形孔,所述的挡块设在凹槽内,所述的挡块的中间开设有通孔。
所述的缺口的宽度大于螺栓的螺杆部分宽度,小于螺栓的头部宽度。
所述的U形孔的大小保证挡块上的通孔完全位于U形孔内。
所述的凹槽包括上段凹槽与下段凹槽,所述的上段凹槽的左右两侧设有与底座连为一体的侧壁,所述的下段凹槽为贯通左右两侧的结构。
所述的挡块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的上段凹槽的侧壁上设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凸条,所述的挡块与底座通过滑槽与凸条之间的配合滑动连接。
所述的通孔为圆形结构,通孔的大小保证螺母能够完全位于通孔内。
所述的上夹持件的上端开设有第一螺孔。
所述的底座的下端开设有连通凹槽的第二螺孔。
测量时,将焊接有螺母的料片设在挡块的下侧,所述的螺母位于挡块的通孔内,将螺栓的头部卡设在上夹持件的缺口处,螺栓的尾端与螺母螺纹连接,通过拉伸上夹持件与底座测得螺母与料片之间的拉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螺母凸焊后的拉伸力测试,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夹持件,11为第一螺孔,12为中间开口,13为缺口,2为螺栓,3为底座,31为U形孔,32为凸条,33为下段凹槽,34为第二螺孔,35为上段凹槽,4为挡块,41为通孔,42为滑槽,5为螺母,6为料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用于螺母凸焊后拉伸试验的拉伸夹具,如图1所示,该夹具包括上夹持件1、螺栓2及下夹持件,上夹持件1为中间开口的矩形体,上夹持件1的下端开设有与中间开口12连通的缺口13,下夹持件包括底座3与挡块4,底座3的前侧开设有凹槽,底座3的上部开设有与凹槽连通的U形孔31,挡块4设在凹槽内,挡块4的中间开设有通孔41;其中,缺口13的宽度大于螺栓2的螺杆部分宽度,小于螺栓2的头部宽度。U形孔31的大小保证挡块4上的通孔41完全位于U形孔31内。凹槽包括上段凹槽35与下段凹槽33,上段凹槽35的左右两侧设有与底座3连为一体的侧壁,下段凹槽33为贯通左右两侧的结构。挡块4的两侧开设有滑槽42,上段凹槽35的侧壁上设有与滑槽42滑动连接的凸条32,挡块4与底座3通过滑槽42与凸条32之间的配合滑动连接。通孔41为圆形结构,通孔41的大小保证螺母5能够完全位于通孔41内。上夹持件1的上端开设有第一螺孔11。底座3的下端开设有连通凹槽的第二螺孔34。
测量时,将焊接有螺母5的料片6设在挡块4的下侧,螺母5位于挡块4的通孔41内,将螺栓2的头部卡设在上夹持件1的缺口13处,螺栓2的尾端与螺母5螺纹连接,通过拉伸上夹持件1与底座3测得螺母5与料片6之间的拉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莱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莱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91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缸单出杆磁流变阻尼器
- 下一篇:一种X形锁柜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