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放线用嵌套式洞口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8867.1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9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惠;杨兆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8 | 分类号: | H02G1/08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放线 嵌套 洞口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电缆敷设辅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放线用嵌套式洞口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多层建筑物内敷设电缆时,当电缆需跨层穿越,一般是在地板上开洞,从洞口穿越电缆,但是当电缆穿越洞口时,洞口不规则的断面易形成尖利的棱角,不仅极易划破电缆的防护胶皮,而且电缆在棱角区域敷设也较缓慢,因此非常需要一种洞口保护装置,既能保护电缆不受损伤,同时也提高电缆敷设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以上问题而提供一种电缆放线用嵌套式洞口防护装置,可有效保护电缆不受损伤,提高放线工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得以实现的:一种电缆放线用嵌套式洞口防护装置,其特点是:包括滑轮4、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圆筒状套管的前套管1与后套管5;滑轮4呈两端带有圆形限位挡板的中间细两端粗的纺锤体状,由塑胶材料制作而成,在滑轮4的左右两端由连接螺栓8分别连接左支撑板7和右支撑板3,左、右支撑板结构相同,均采用钢板制作而成的上底边呈圆弧形的梯形状,左支撑板7和右支撑板3的梯形下底边分别垂直焊接在后檐板6的两端边上,后檐板6为矩形钢板,矩形的两条短边分别与左支撑板7和右支撑板3垂直焊接,在矩形的前长边上切割出一个半圆形,半圆形直径略大于套管直径,将其紧密与后套管5的上部外半圆周焊接为一体;前、后套管结构相同,均为钢制半圆管形,前檐板2为钢板切割而成的半圆环形,半圆环的直径略大于套管,将其与前套管1的上部外半圆周紧密焊接为一体,并与后檐板6在一个水平面上,在前套管1和后套管5的左侧对接位置顶端(即在前后檐板的上端)各焊接一个连接耳板9,在两个连接耳板上对应位置开设一个螺栓孔,连接螺杆11穿过连接耳板9的螺栓孔进行紧固;在后檐板6的右侧顶端部水平向前焊接一个固定耳板10,在固定耳板10上开设一个螺栓孔,在固定耳板10下方的前檐板2的右侧对应位置也开设一个螺栓孔,固定螺栓12从上向下穿过固定耳板1 0的螺栓孔将前檐板2与后檐板6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能保护电缆不受损伤,同时也提高电缆敷设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1-图2中:1、前套管;2、前檐板;3、右支撑板;4、滑轮;5、后套管;6、后檐板;7、左支撑板;8、连接螺栓;9、连接耳板;10、固定耳板;11、连接螺杆;12、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滑轮4、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圆筒状套管的前套管1与后套管5;滑轮4呈两端带有圆形限位挡板的中间细两端粗的纺锤体状,由塑胶材料制作而成,在滑轮4的左右两端由连接螺栓8分别连接左支撑板7和右支撑板3,左、右支撑板结构相同,均采用钢板制作而成的上底边呈圆弧形的梯形状,左支撑板7和右支撑板3的梯形下底边分别垂直焊接在后檐板6的两端边上,后檐板6为矩形钢板,矩形的两条短边分别与左支撑板7和右支撑板3垂直焊接,在矩形的前长边上切割出一个半圆形,半圆形直径略大于套管直径,将其紧密与后套管5的上部外半圆周焊接为一体;前、后套管结构相同,均为钢制半圆管形,直径以15-20cm,长度为30-40cm为宜,前檐板2为钢板切割而成的半圆环形,半圆环的直径略大于套管,将其与前套管1的上部外半圆周紧密焊接为一体,并与后檐板6在一个水平面上,前、后檐板与前、后套管的焊接位置以低于套管顶端5-8cm为宜,在前套管1和后套管5的左侧对接位置顶端(即在前后檐板的上端)各焊接一个连接耳板9,在两个连接耳板上对应位置开设一个螺栓孔,连接螺杆11穿过连接耳板9的螺栓孔进行紧固;在后檐板6的右侧顶端部水平向前焊接一个固定耳板10,在固定耳板10上开设一个螺栓孔,在固定耳板10下方的前檐板2的右侧对应位置也开设一个螺栓孔,固定螺栓12从上向下穿过固定耳板1 0的螺栓孔将前檐板2与后檐板6连接在一起,使本防护装置一端呈开口状态,另一端连接。
进行电缆敷设前,先将套管套接在电缆需穿越的洞口位置,使前檐板2、后檐板6卡在洞口边,根据洞口直径调节前后套管之间距离,将连接螺杆11对穿入两个连接耳板9上,并固定,然后进行电缆敷设,电缆通过滑轮移动,不仅有效保护电缆不受损伤,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放线工效,电缆敷设后,可以很方便的卸回本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88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