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硬质表面的吸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68409.8 | 申请日: | 2013-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2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 发明(设计)人: | 朱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厚林 |
| 主分类号: | A47L7/00 | 分类号: | A47L7/00;A47L9/00;A47L11/4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 |
| 地址: | 528414 广东省中山市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硬质 表面 吸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清洁拖地板、玻璃、墙壁及其他硬质材料表面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吸干上述硬质材料表面的水的吸水装置。
背景技术
拖地板、玻璃、墙壁及其他硬质材料表面在使用水清洁过后,其上会残留有水滴,为了快速吸干这些水滴,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各种专用的吸水器。例如,公布号为W02009/086891A1的PCT专利国际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吸水器,其通过离心风机产生负压吸取硬质材料表面的水滴,并通过气液分离装置将水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并收集到集水箱中;所述气液分离装置设置在气液分离腔内,包括与气液分离腔连通的导流管和吸风管,其中,导流管用于吸入气液混合物,吸风管用于分离气液混合物中的空气,吸风管的入口正对着导流管的端部,为了防止水进入吸风管,导流管的气液出口设置于其端部的侧壁上,吸风管的入口上设置挡板;该吸水器实现了水的吸取和分离,但是其气液分离装置存在结构复杂的缺点。公布号为CN102772168A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硬质表面的吸水器,该吸水器相对于上述第一种吸水器,简化了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但是还存在进一步简化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硬质表面的吸水器。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改进的硬质表面的吸水器,包括机壳、离心风机、吸风管、气液分离装置、导流管、吸水装置以及集水箱,其中,
所述机壳分为气液分离腔和设备腔,所述离心风机设在设备腔内;
所述吸风管一端与离心风机连接,另一端伸入气液分离腔;所述集水箱通过集水嘴与气液分离腔连接;所述吸水装置设置在机壳的前部,所述导流管一端与吸水装置连通,另一端与气液分离腔连接;
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设于导流管中与气液分离腔对应的一端的端部上的气液出口以及设在吸风管中伸入气液分离腔部分的侧壁上的进气口,所述气液出口的朝向与进气口的朝向互成一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风管上的进气口的朝向为向上或斜向上或向下或斜向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气液出口的朝向与进气口的朝向互成90°。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导流管由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组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风管由进风段和导风段构成,其中,导风段由机壳的手柄部位的内腔形成,进风段由设在导风段中与气液分离腔对应的一端的端部的进风管构成,所述的进气口设置在进风管的侧壁上。现有技术中的吸风管是独立于机壳的部件,而本优选方案利用机壳本身的结构形成吸风管,减少了零件,简化了结构和装配工艺。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集水箱上的集水嘴包括设在集水箱口部的密封接头以及与密封接头连接的导流座,其中,密封接头上设有进水管和排气管,该进水管和排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气液分离腔和集水箱连通;所述进水管一端与设在密封接头上的入水口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集水箱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进水管为位于集水箱口部内的短管,该短管的中部设有侧向开口,该短管内设有阀球;所述的排气管亦为短管,其与集水箱对应的一端位于集水箱的口部内,与气液分离腔对应的一端伸入到导流座内,并且该端设有可以被水液封的排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水管和排气管为长管,该长管上与集水箱对应的一端伸入到集水箱内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水管和排气管平行并列设置。这与现有技术中同轴设置的进水管和排气管相比,具有进水、排气空间大,进水、排气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密封接头由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离心风机产生的负压作用下,硬质表面的水滴连同空气由吸水装置吸取并通过导流管进入气液分离腔,进入气液分离腔的气液混合物中的气体经拐弯后被吸风管中的进气口吸入,而气液混合物中的水滴则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掉落,实现了气液分离。上述过程中,由于导流管的气液出口的朝向与进气口的朝向互成一夹角,亦即如果要从气液出口进入到进气口必须经过弯折的路径才能实现,这对具有一定重量的水滴来说显然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对空气来说则是轻而易举的,从而确保了气液的分离,同时,由于气液混合物通过气液出口进入到体积相对较大的气液分离腔时,速度会降低,进一步确保水滴不会从进气口中进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厚林,未经朱厚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84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闭合血管中的开口或空腔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速编码器测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