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少原油管输结蜡的磁化阀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68333.9 | 申请日: | 2013-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0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 发明(设计)人: | 常益民;杨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C10G32/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杜伊芳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油管 输结蜡 磁化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少原油管输结蜡的磁化阀门,属于原油管输除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长庆油田地处我国西北部地区,产出为含蜡量较高的石蜡基原油。在采油过程中,为避免因蜡质凝结造成的原油粘度大及堵塞油管等问题,需要对原油进行加热和改性输送,成本很高。原油经磁化处理后,其析蜡点及蜡质的结晶状态等特性都将发生变化,这有利于降低原油输送的加热温度,节省开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原油管输结蜡的磁化阀门,其能减少管线结蜡,降低输油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磁化阀门的阀座连接于下阀体轴向中心孔内,钕铁硼环形磁钢设在下阀体上端孔与阀座之间的环空内,下阀体通过密封垫和螺栓连接上阀体。上阀体内设有轴向的中心阶梯孔,设有外螺纹的阀杆及其底端连接的、锥形的阀芯贯穿该中心阶梯孔,阀芯坐于阀座顶端的阀口处。上阀体下部缩径孔连通侧壁内的径向出油孔,上部扩径孔与阀杆之间的环空内设有动密封填料。上阀体顶端连接阀盖,阀盖上方连接阀杆套,阀杆套螺纹连接阀杆,手轮连接于阀杆顶端。
本磁化阀门可安装在抽油井单管输油管线前端或原油集输管线的首站,对流经该阀的原油进行磁化,降低原油的析蜡点温度,以获得节能效果。而且,经磁化的原油会减少蜡质在集输管内壁上的聚结,降低结蜡的硬度,从而降低投球清管的操作难度和清管频率,提高原油的集输流速和流量,减少输油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减少原油管输结蜡的磁化阀门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2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磁化阀门包括下阀体1、进油端法兰2、阀座3、螺栓4、钕铁硼环形磁钢5、密封垫7、阀芯8、上阀体9、径向出油孔10、出油端法兰11、动密封填料12、阀盖13、阀杆套14、阀杆15、手轮固定螺栓16和手轮17:
筒形的阀座3的底端呈外六方形;阀座3螺纹连接于下阀体1轴向中心孔内,钕铁硼环形磁钢5设在下阀体1上端孔与阀座3之间的环空内,下阀体1通过密封垫7和螺栓4连接上阀体9。上阀体9内设有轴向的中心阶梯孔,设有外螺纹的阀杆15及其底端连接的、锥形的阀芯8贯穿该中心阶梯孔,阀芯8坐于阀座3顶端的阀口处。上阀体9下部缩径孔连通侧壁内的径向出油孔10,上部扩径孔与阀杆15之间的环空内设有动密封填料12。上阀体9顶端螺纹连接阀盖13,阀盖13上方通过螺栓连接阀杆套14,阀杆套14螺纹连接阀杆15,手轮17通过固定螺栓16连接于阀杆15顶端。
本磁化阀门的工作原理如下:
钕铁硼环形磁钢5的磁力线穿过阀座3的金属体阀口、阀芯8和上阀体9铸钢件,构成强磁场回路6,使流经阀座3与阀芯8间的原油被磁化。阀芯8可由手轮17带动,在阀口处上、下移动,调节流体的流通间隙。由于钕铁硼永磁钢的机械强度小,所以采用法兰连接的分体式阀体方式,可保护磁钢不承受局部机械压力,保证阀门被紧固时不致破碎。阀座3采用高强导磁不锈钢材质,其外六方旋入式结构则允许下阀体1选材普通铸钢,从而降低制阀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83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光纤陀螺罗经
- 下一篇:行星减速机构的架体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