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信光伏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8083.9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5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晏政;王苏阳;徐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地龙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冯智文 |
地址: | 21424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带有光纤单位的通信光伏电缆。
背景技术
太阳能技术将成为未来绿色能源技术之一,太阳能或光伏(PV)在国内的应用日渐广泛,除政府支持的光伏发电厂迅速发展外,私人投资者也正积极建厂。建造经济高效的盈利性光伏发电厂,不仅取决于太阳能组件自身的高性能,还离不开一系列表面上看似与组件物直接关系的部件(如光伏电缆、连接器、接线盒等)。
光伏电缆是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和系统的特种电缆,由于太阳能系统常常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如高温和强紫外线)使用,光伏电缆需具备较强的耐气候、耐高温、耐摩擦等特性,其质量好坏与使用寿命直接相关,高质量的光伏电缆可避免因高昂的维修和维护费用而导致太阳能系统无法盈利,低劣的质量可能导致短路、火灾或人员伤害等问题的发生。目前,国内光伏电缆质量参差不齐,且现有光伏电缆产品还没有实现利用自身结构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在线监控,通常在发生故障(如短路)时难以找到故障点,延误修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光伏电缆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光伏电缆。该电缆通过反馈信号实现了对自身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可快速发现故障点,及时修复,自动化程度高,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高温性、耐火性及耐摩擦性,使用寿命长,环保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通信光伏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缆芯包括多根绝缘线芯,于所述缆芯中心处设置有一个光纤单元2,所述绝缘线芯由内向外依次包括无氧镀锡铜导体1和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3,于所述缆芯外依次设置有低烟无卤阻燃带4、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6,于所述缆芯间隙设置有低烟无卤玻璃丝填充5。
具体地,所述绝缘线芯的数量为6根。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光伏电缆的基础上增设一个光纤单元,通过信号反馈实现对自身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解决了光伏电缆在发生故障(如短路)后难以找到故障点的难题,可快速发现故障点,及时修复,自动化程度高;缆芯导体采用无氧镀锡铜,保证了电缆优越的导电性能;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和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的设置为电缆提供了可靠的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加上具有防火阻燃作用的低烟无卤阻燃带和低烟无卤玻璃丝填充,保证了电缆良好的耐候性、耐高温性、耐火性及耐摩擦性,使用寿命长,且由于上述结构均为无卤材质,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不会产生含卤有害气体,并发烟量少,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如图1所示,本通信光伏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缆芯包括一个位于中心处的光纤单元2以及6根均匀分布于该光纤单元2周围的绝缘线芯,所述绝缘线芯由内向外依次包括无氧镀锡铜导体1和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3,于所述缆芯外依次设置有低烟无卤阻燃带4、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6,于所述缆芯间隙设置有低烟无卤玻璃丝填充5。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无氧镀锡铜导体1保证了电缆优越的导电性能,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3和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6为电缆提供了可靠的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低烟无卤阻燃带4和低烟无卤玻璃丝填充5可防火阻燃,由于上述结构均为无卤材质,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不会产生含卤有害气体,并发烟量少,绿色环保;利用光纤单元2传输声波、电磁波等信号,通过配备相关设备,能实现对自身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当发生故障(如短路)时可反馈信号,通过该反馈信号可快速找到故障点进行修复,自动化程度高。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地龙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地龙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80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