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DIY音乐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7940.3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5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肖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帽子(厦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F1/06 | 分类号: | G10F1/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iy 音乐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DIY音乐盒。
背景技术
音乐盒既可以说是一种玩具,也可以说是一种装饰品,它能够播放出音乐来,同时也可以作为摆饰。现有的音乐盒通常包括共鸣箱外壳、滚筒和音乐发声片,滚筒固定装在共鸣箱外壳内,在共鸣箱外壳上装有与滚筒相联动的摇把手,摇把手转动时可以带动滚筒一起转动,在滚筒上设有若干凸点,在音乐发声片上则设有音阶,当把音乐发声片插入共鸣箱外壳内使之与滚筒相配合时,摇动摇把手使滚筒转动,滚筒通过摩擦力带动音乐发声片移动,同时滚筒各个位置上的凸点依次碰触到音乐发声片对应的音阶处,使音乐发声片产生对应的震动,加上共鸣箱的共鸣作用就能够产生美妙的音乐。但是,现有的这种音乐盒存在着如下弊端:一是,只能按照固定的方式发出音乐声,而不能由使用者自已来制作音乐发声;二是,滚筒也无法拆卸;三是,在使用过程中,还需手动方式来摇动摇把手,才能播放放音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DIY音乐盒,通过对音乐盒结构的改进,一方面,可以实现让使用者来自行制作音乐,使得音乐盒能够根据不同的制作播放出不同的音乐,另一方面,可以实现音乐自动播放,消除了手动播放方式所带来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DIY音乐盒,包括共鸣箱外壳、滚筒和音乐发声片;所述滚筒的外周壁上设有多条沿着滚筒的轴线方向设置的滑槽,每条滑槽中卡装有至少一个凸形体,在滑槽内设有多个能够定位所述凸形体的卡沟,当凸形体的底部与卡沟相配合时,凸形体在滑槽内不能移动。
还包括用来可拆卸安装滚筒的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共鸣箱外壳内;所述滚筒的一端设为第一凸部,滚筒的另一端设为第一插槽;在支架的一侧设有用来支撑滚筒一端的第一凸部的支撑槽,在支架的另一侧装有转轮,所述转轮的轴心设有用来配合滚筒另一端的第一插槽的第二凸部,在转轮与滚筒的另一端之间设有卡置结构以在转轮转动时能够带动滚筒转动。
所述卡置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滚筒的另一端端面的卡齿和设置在转轮上的卡片,当转轮的卡片与滚筒的卡齿相配合时,转轮与滚筒能够同步转动。
所述的卡片由转轮周沿开设条缝后构成,且卡片的末端设有弯折。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机和齿轮箱,所述电机和齿轮箱分别装在支架中,电机的转轴与齿轮箱的输入齿轮相联动,所述转轮包含有齿轮,所述转轮的齿轮与齿轮箱的输出齿轮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DIY音乐盒,一方面,是将音乐盒的滚筒设计成可插拔结构,并且将滚筒的凸点(即凸形体)设计成可移动的方式,这样,玩家就可以根据自身喜好移动滚筒凸点来创作出不同的音乐;滚筒结构的可插拔设计,让玩家能够轻松自如的转换不同的音乐。另一方面,是将滚筒转动采用电动模式,通过马达驱动而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再带动滚筒转动,实现自动播放,而不需要如现有技术的方式还要用手摇动摇把手才能实现播放。使用时,玩家先把共鸣箱外壳的盖子打开,利用滚筒的可插拔设计,将滚筒取出来,然后,根据乐谱,调节滚筒上的各凸形体的位置,调节时,是将各凸形体沿着自身对应的滑槽移动,移动到位时,将凸形体底部压入卡沟中,使凸形体定位在滚筒的对应位置处,调节好所有的凸形体后,再将滚筒放入共鸣箱外壳内的支架的对应位置处,滚筒的一端的第一凸部与支架的一侧的支撑槽相配合,滚筒的另一端的第一插槽与支架的另一侧所装有的转轮的第二凸部相配合,滚筒的第一凸部和转轮的第二凸部相当于滚筒的转轴,当将滚筒的另一端的第一插槽推入转轮的第二凸部时,滚筒的另一端端面的卡齿与转轮上的卡片相卡置,这样,转轮与滚筒就能够同步转动;然后,把音乐发声片插入共鸣箱外壳内使之与滚筒相配合,打开电源开关,使电机通电,电机转动,电机的转轴转动带动了齿轮箱的输入齿轮转动,通过齿轮传动,齿轮箱的输出齿轮带动转轮的齿轮转动,转轮转动又带动了滚筒转动,滚筒通过摩擦力带动音乐发声片移动,同时滚筒各个位置上的凸形体依次碰触到音乐发声片对应的音阶处,使音乐发声片产生对应的震动,加上共鸣箱的共鸣作用就能够产生美妙的音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帽子(厦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蓝帽子(厦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79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哑铃式柔性材料磁控溅射镀膜设备
- 下一篇:铅尘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