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拖拉机龙门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7068.2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6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久;王聪;屠明金;杨伟;崔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拖拉机 龙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拖拉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拖拉机龙门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小马力段拖拉机通用紧固龙门架本体的方式是安装在变速箱壳体或发动机上,这样的布置结构,就需要在变速箱或发动机上预留安装点,从而增加加工难度,另一方面减少了驾驶员上下拖拉机的活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少了变速箱的加工工艺,同时确保龙门架本体的安装和拆卸都更加方便的拖拉机龙门架结构。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拖拉机龙门架结构,包括龙门架本体,所述的龙门架本体设置为n形结构,所述的龙门架结构还包括U形结构的安装板,所述的龙门架本体设置为通过连接螺栓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的结构。
所述的安装板的两端头部位分别设置向外侧弯折的连接板件Ⅰ和连接板件Ⅱ,所述的龙门架本体的两端头部位分别设置连接端部Ⅰ和连接端部Ⅱ,连接板件Ⅰ和连接板件Ⅱ分别与龙门架本体的连接端部Ⅰ和连接端部Ⅱ固定连接。
所述的安装板的支撑部设置为与油箱的底部位置相连接的结构,安装板的连接板件Ⅰ和连接板件Ⅱ均设置为呈水平布置的结构。
所述的龙门架本体的连接端部Ⅰ和连接端部Ⅱ分别设置为呈水平角度的板件结构,连接端部Ⅰ和连接端部Ⅱ上分别设置连接孔Ⅰ,连接板件Ⅰ和连接板件Ⅱ上分别设置与连接端部Ⅰ和连接端部Ⅱ上的连接孔Ⅰ位置一一对应的连接孔Ⅱ,龙门架本体与安装板连接时,每个连接孔Ⅰ和连接孔Ⅱ之间通过一个连接螺栓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拖拉机龙门架结构,将龙门架本体安装点上移,制作U型安装板,将龙门架本体安装在安装板上,这样龙门架本体的安装点从变速箱上移到了油箱安装板平面位置,从而不用在变速箱上加工安装点,减少了变速箱的加工工艺,同时节省了龙门架的材料,龙门架本体的安装和拆卸都更加方便,同时也在仪表台两端预留出更大的空间,方便驾驶员上下操作,扩大了驾驶员对拖拉机底部工况的观察视野,便于驾驶员更准确的操纵拖拉机进行精准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拖拉机龙门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龙门架本体;2、安装板;3、连接板件Ⅰ;4、连接板件Ⅱ;5、连接端部Ⅰ;6、连接端部Ⅱ;7、支撑部;8、油箱;9、连接孔Ⅰ;10、连接孔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拖拉机龙门架结构,包括龙门架本体1,所述的龙门架本体1设置为n形结构,所述的龙门架结构还包括U形结构的安装板2,所述的龙门架本体1设置为通过连接螺栓与安装板2固定连接的结构。
所述的安装板2的两端头部位分别设置向外侧弯折的连接板件Ⅰ3和连接板件Ⅱ4,所述的龙门架本体1的两端头部位分别设置连接端部Ⅰ5和连接端部Ⅱ6,连接板件Ⅰ3和连接板件Ⅱ4分别与龙门架本体1的连接端部Ⅰ5和连接端部Ⅱ6固定连接。
所述的安装板2的支撑部7设置为与油箱8的底部位置相连接的结构,安装板2的连接板件Ⅰ3和连接板件Ⅱ4均设置为呈水平布置的结构。
所述的龙门架本体1的连接端部Ⅰ5和连接端部Ⅱ6分别设置为呈水平角度的板件结构,连接端部Ⅰ5和连接端部Ⅱ6上分别设置连接孔Ⅰ9,连接板件Ⅰ3和连接板件Ⅱ4上分别设置与连接端部Ⅰ5和连接端部Ⅱ6上的连接孔Ⅰ9位置一一对应的连接孔Ⅱ10,龙门架本体1与安装板2连接时,每个连接孔Ⅰ9和连接孔Ⅱ10之间通过一个连接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拖拉机龙门架结构,将龙门架本体安装点上移,制作U型安装板,将龙门架本体安装在安装板上,这样龙门架本体的安装点从变速箱上移到了油箱安装板平面位置,从而不用在变速箱上加工安装点,减少了变速箱的加工工艺,同时节省了龙门架的材料,龙门架本体的安装和拆卸都更加方便,同时也在仪表台两端预留出更大的空间,方便驾驶员上下操作,扩大了驾驶员对拖拉机底部工况的观察视野,便于驾驶员更准确的操纵拖拉机进行精准作业。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70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