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材图案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7052.1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8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06 | 分类号: | B05C1/06;B05C1/16;B05C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材 图案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对导电膜基材的加工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基材图案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器件的触控等领域,一般需要对导电薄膜基材进行多次图案成型以得到电极。基材图案成型是将胶状物刷入基材内部(即基材细小的凹槽中)的一种工艺,胶状物一般为各种油墨。在微结构领域,油墨可能还未充分填满凹槽便已完成印刷操作,从而使得凹槽中得到的油墨就会不充分,导致图案成型效果不好。
在传统的工艺中,为使凹槽中得到充分的油墨,常采取多次印刷。比如,印刷三次:第一次印刷,滴油墨,然后刷子进行第一次印刷,刷子复位;第二次印刷,滴油墨,进行第二次印刷,刷子复位;第三次印刷,滴油墨,刷子复位,进行第三次印刷。若每次印刷需要10秒,那么完成整个图案成型需要30秒。因此,传统的工艺在改善图案成型效果时,会使生产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既可改善图案成型效果,又可提高生产效率的基材图案成型装置。
一种基材图案成型装置,用于对基材进行加工,所述基材上具有多个由凹槽形成的图案,多个所述图案之间间隔预设距离,所述基材图案成型装置用于将胶状物刷入到所述凹槽内以使所述图案成型,所述基材图案成型装置包括:
多个支撑平台,其上设有向一端延伸的承载面,所述多个支撑平台沿所述承载面的延伸方向排列成一条直线且所述多个支撑平台的承载面对齐,所述多个支撑平台之间等间隔设置,其中,所述多个支撑平台之间的间隔为所述预设距离;及
多个刷子,分别安装于所述多个支撑平台上,所述刷子与所述承载面相对设置,且所述刷子沿所述承载面的延伸方向可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平台的数量大于1个,且每个所述支撑平台上均安装1个刷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放卷转动轴,设于所述多个支撑平台的一端,所述放卷转动轴用于放置待加工的所述基材;
收卷转动轴,设于所述多个支撑平台的另一端,所述收卷转动轴用于收集加工过的所述基材,所述收卷转动轴与所述放卷转动轴配合,以使所述基材沿所述承载面移动。
上述基材图案成型装置,基材可置于承载面上,并使图案与刷子对齐。其中,支撑平台及刷子为多个。在图案成型时,基材沿承载面移动,以使基材上的图案依次经过多个刷子。基材上的图案依次经过多个刷子后,胶状物可更好的刷入到凹槽内。而且,由于刷子为多个,故可同时对多个图案进行印刷,从而在单位时间内所成型图案增加。综上所述,上述基材图案成型装置既可改善基材图案成型的效果,又可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基材图案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基材图案成型装置中支撑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基材图案成型装置100包括支撑平台110、刷子120、放卷转动轴130及收卷转动轴140。
基材图案成型装置100用于对基材20进行加工,基材20上具有多个由凹槽形成的图案(图未示),多个图案之间间隔预设距离,基材图案成型装置100用于将胶状物30刷入到凹槽内以使图案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70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师生服务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目标和场景的用例驱动需求获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