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菌浸出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6682.7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9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钟晖;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德佳纳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18 | 分类号: | C22B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13056***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菌 浸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菌浸出槽。
背景技术
普通的细菌浸出都是将矿石露天堆积,将带菌的浸出液喷洒在矿石表面,浸出液被矿石吸附,细菌随着浸出液附着在矿石上,对矿石进行化学腐蚀,从而达到对有价金属浸出的目的。当对合金进行细菌浸出的时候,由于合金的物理性质与矿石完全不同,合金没有吸附液体的能力,细菌在合金上很难附着,所以这种堆积方式的浸出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细菌浸出合金的效率的细菌浸出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细菌浸出槽,包括浸出室和贮液室,所述浸出室悬挂于贮液室侧壁,浸出室的底板设有筛孔,浸出室设有分别由单独阀门控制的上层进液管和下层进液管,贮液室设有分别由单独阀门控制的上层出液管和下层出液管。
所述上层出液管低于上层进液管,下层出液管低于浸出室的底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细菌浸出槽,将合金料放置在浸出室后,可以根据合金的不同浸出阶段调整进液管和出液管的组合状态。在浸出的初始阶段,由于合金的颗粒较大,颗粒之间的缝隙也较大,因此浸出液流动较快,浸出液无法在浸出室停留,不能将合金料完全浸泡在浸出液中,此时由上层进液管喷洒浸出液到浸出室合金料上,关闭下层出液口,这时浸出槽的液位需要上升至上层出液口才能流出,因此可以将合金料完全浸泡在浸出液中。当浸出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合金开始破碎,碎屑会随着浸出液的流动沉积在浸出室的底部,出现阻塞现象,这时候从浸出室底板流出的浸出液就会变少,从上层进液管进入的浸出液就会直接从浸出室溢流至贮液室,达不到浸出合金的目的,此时便要开启下层进液管,关闭上层进液管,同时开启下层出液管。开启下层出液管的目的是利用底部堵塞、流动不畅的阻力使流体向上反冲,将下层进液管以上的合金区域冲松散,以便浸出液流动。打开下层出液口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贮液室的液位,以便在浸出部分合金碎屑后,能使浸出液流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浸出室,11-上层进液管,12-下层进液管,13-底板,2-贮液室,21-上层出液管,22-下层出液管,3-合金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指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1所示,一种细菌浸出槽,包括浸出室1和贮液室2,所述浸出室1悬挂于贮液室2侧壁,浸出室1的底板13设有筛孔,浸出室1设有分别由单独阀门控制的上层进液管11和下层进液管12,贮液室2设有分别由单独阀门控制的上层出液管21和下层出液管22。
所述上层出液管21低于上层进液管11,下层出液管22低于浸出室的底板13。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在浸出室底板13上铺设两层40目的筛网,将合金料3放置在浸出室1后,可以根据合金的不同浸出阶段调整进液管和出液管的组合状态。在浸出的初始阶段,由于合金的颗粒较大,颗粒之间的缝隙也较大,因此浸出液流动较快,浸出液无法在浸出室1停留,不能将合金料3完全浸泡在浸出液中,此时由上层进液管11喷洒浸出液到浸出室合金料3上,关闭下层出液口22,这时浸出槽的液位需要上升至上层出液口21才能流出,因此可以将合金料3完全浸泡在浸出液中。当浸出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合金开始破碎,碎屑会随着浸出液的流动沉积在浸出室1的底部,出现阻塞现象,这时候从浸出室底板13流出的浸出液就会变少,从上层进液管11进入的浸出液就会直接从浸出室1溢流至贮液室2,达不到浸出合金的目的,此时便要开启下层进液管12,关闭上层进液管11,同时开启下层出液管22。开启下层出液管22的目的是利用底部堵塞、流动不畅的阻力使流体向上反冲,将下层进液管11以上的合金料3冲松散,以便浸出液流动。打开下层出液口22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贮液室2的液位,以便在浸出部分合金碎屑后,能使浸出液流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细菌浸出槽的进出液组合方式还可根据需要进行调理,灵活好用。
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内容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德佳纳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英德佳纳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66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冠口径场分布的共形阵列天线的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伞状定型化加工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