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类预应力管桩处理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6149.0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6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匡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4 | 分类号: | E02D5/6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4306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处理 施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施工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三类预应力管桩处理施工装置。
预应力管桩完整性是在基坑开挖后进行检测的,一旦遇到三类桩桩身有明显桩身断裂,裂缝,夹泥,空洞,蜂窝,松散等缺陷的情况,就会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不利影响,这种情况下常采用补桩处理,补桩处理包含基坑回填、桩机进退场、补压桩、二次开挖等工作。这种处理方式处理周期长,工作量大,费用高,大大增加了工程中人力物力的投入,影响施工进度,存在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产品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工程费用低,材料损耗小,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的三类预应力管桩处理施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三类预应力管桩处理施工装置,包括预应力管桩,所述预应力管桩内设置有圆柱形空腔,所述空腔内安装有管桩处理施工骨架,所述管桩处理施工骨架包括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和固定钢筋环,所述固定钢筋环圆心在同一直线上,轴心的平面相互平行且等距离排列,所述纵向受力钢筋的轴心线与固定钢筋环的轴心线相互垂直,所述纵向受力钢筋沿着固定钢筋环外侧均匀分布,并与固定钢筋环焊接固定,所述箍筋成螺旋状围绕固定在纵向受力钢筋的外侧。
所述纵向受力钢筋和固定钢筋环由钢筋制成。所述固定钢筋环的外直径比预应力管桩的圆柱形空腔的直径小5~10cm。所述纵向受力钢筋的数量为4~10根。所述箍筋5为直径4~10cm的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安全可靠;(2)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工程费用低,材料损耗小,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类预应力管桩处理施工装置的主视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类预应力管桩处理施工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类预应力管桩处理施工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预应力管桩1、桩尖2、裂纹3、纵向受力钢筋4、箍筋5、混凝土6、固定钢筋环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在图中,本实用新型的三类预应力管桩处理施工装置主要由预应力管桩1、桩尖2、裂纹3、纵向受力钢筋4、箍筋5、混凝土6和固定钢筋环7组成。
所述预应力管桩1内设置有圆柱形空腔,所述空腔内安装有管桩处理施工骨架,所述管桩处理施工骨架包括纵向受力钢筋4、箍筋5和固定钢筋环7,所述固定钢筋环7圆心在同一直线上,轴心的平面相互平行且等距离排列,所述纵向受力钢筋4的轴心线与固定钢筋环7的轴心线相互垂直,所述纵向受力钢筋4沿着固定钢筋环7外侧均匀分布,并与固定钢筋环7焊接固定,所述箍筋5成螺旋状围绕固定在纵向受力钢筋4的外侧。
所述纵向受力钢筋4和固定钢筋环7由钢筋制成。所述固定钢筋环7的外直径比预应力管桩1的圆柱形空腔的直径小6cm。所述纵向受力钢筋4的数量为6根。所述箍筋5为直径6cm的钢筋。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三类预应力管桩处理施工装置时,把钢丝绳从该管桩处理施工骨架顶部一个固定钢筋环7下穿过,用塔吊通过钢丝绳把管桩处理施工骨架起吊立起,移动到预应力管桩1圆柱形空腔的上方慢慢下降,将管桩处理施工骨架放到预应力管桩1的桩尖2上表面,完成钢筋笼安装。然后将混泥土6直接灌入空腔内,灌到该预应力管桩1的顶部,待混泥土6凝固,即可有效防止预应力管桩1的裂纹3继续扩大,使预应力管桩1的支撑强度大大提升,可避免重复施工,降低施工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61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土钉支护装置
- 下一篇:Z形混凝土复合板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