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微波目标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6135.9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9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康;刁海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一航凯迈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 | 分类号: | H04B1/02;H04B10/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欣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17 | 代理人: | 顾大平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微波 目标 模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机械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微波目标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目标模拟装置用来向外辐射红外信号,其主要部件是黑体辐射源。黑体通电工作,当自身达到一定温度时,其能向外辐射红外信号,在一定距离内通过观测设备能够观测到红外信号,以此来达到红外模拟的目的。
微波目标模拟装置用来向外发射微波信号,微波模拟装置主要包括天线喇叭、射频线路和微波信号源。微波信号源控制发射出的微波的频段和功,天线喇叭用于将微波信号源调制的微波发射出去,以此来达到微波模拟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的目标模拟装置一般只是单独的红外目标模拟装置或微波目标模拟装置,而现有技术中的航空航天类产品所具有的特性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红外特性或者微波特性。因此,实验室在对同时具有红外特性和微波特性进行产品测试时,需要一个能够同时向外辐射红外信号和微波信号的目标模拟装置,且能够保证其红外源的光轴与微波源的电轴高精度重合。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目标模拟装置很难满足这一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目标模拟装置不能同时向外辐射红外信号和微波信号,且不能实现红外源的光轴与微波源的电轴高精度重合的问题,提供一种红外微波目标模拟装置,使其可以实现红外光轴和微波电轴的重合度精调技术和近距离模拟微波远场条件的技术,并且解决红外源设计不当产生的光斑黑影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外微波目标模拟装置,包括红外微波复合源、控制器,所述红外微波复合源包括红外目标源、微波目标源、用于将红外信号和微波信号形成一束光信号的波束合成器,波束合成器与红外目标源、微波目标源具有光通讯连接;所述微波目标源包括标准微波信号源、发射天线、微波透镜和滑台,所述发射天线置于滑台上,发射天线接收微波信号源产生的微波信号,
微波透镜置于发射天线前端。
所述红外目标源包括黑体、用于实现红外目标源能量的连续和间断控制的红外能量调整装置、平行光管,黑体、红外能量调整装置、平行光管之间依次为光通讯连接。
所述平行光管包括主抛物面反射镜、小平面反射镜、主平面反射镜、窗口。
所述发射天线前端设有用于实现微波远场条件的微波透镜。
所述微波目标源中的滑台是六自由度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包括仰俯角调整滑台、方位角调整滑台、三轴滑台,仰俯角调整滑台、方位角调整滑台和三轴滑台上均设有用于调整方向的螺杆。
所述微波目标源中的发射天线为双脊圆锥喇叭天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目标模拟装置能够同时向外辐射红外信号和微波信号,实现了红外光轴、微波电轴和装置机械轴三轴合一技术,红外光轴和微波电轴重合度达到0.14°,实现了近距离模拟微波远场条件技术,以及红外目标源能量的连续和间断控制,本实用新型的红外微波目标模拟装置总重28.5千克,与其他产品相较重量轻且尺寸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红外微波复合源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整装置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整装置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射天线在中心频点12GHz时波束宽度30°(D=52mm)近距0.8m的方向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射天线在中心频点12GHz时波束宽度22°(D=64mm)近场距离0.8m的方向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射天线在中心频点12GHz时波束宽度12°(D=150mm)近场距离0.8m的方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参见图1至图3,如图所示,一种红外微波目标模拟装置,包括红外目标源1、微波目标源2、波束合成器3、计算机控制器4。波束合成器3用于实现微波电轴和红外光轴的重合,波束合成器3与红外目标源、微波目标源具有光通讯连接,计算机控制器4用于调控红外目标源1和微波目标源2,以产生红外信号和微波信号。
红外目标源1由黑体11、红外能量调整机构12、平行光管13组成。红外目标源光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所述平行光管13采用反射式光学系统,由主抛物面反射镜131、小反射镜132、平面主反射镜133和窗口134构成。抛物面镜选择为焦距380mm,口径102mm,离轴量100mm;小平面反射镜可以根据总体尺寸做一定角度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一航凯迈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一航凯迈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61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线通信系统
- 下一篇:八路高功率L波段功率合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