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体绝缘开关设备及其气体间隙绝缘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65814.4 | 申请日: | 2013-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5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 发明(设计)人: | 马平;游一民;王振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3/045 | 分类号: | H02B13/045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赵根喜;吕俊清 |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绝缘 开关设备 及其 气体 间隙 结构 | ||
1.一种气体间隙绝缘结构,用于固体绝缘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间隙绝缘结构包括:
具有接地层的固体绝缘壳体;
所述固体绝缘壳体内的气体及由所述气体绝缘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
所述固体绝缘壳体自身内设置的第二屏蔽环、第三屏蔽环和作为悬浮电位的第一屏蔽环,所述第二屏蔽环连接所述第一导体,所述第三屏蔽环连接所述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屏蔽环设置于所述第二屏蔽环和所述第三屏蔽环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间隙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屏蔽环具有第一平行部、第一弯折部和第四弯折部;
所述第二屏蔽环具有第二平行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导体;
所述第三屏蔽环具有第三平行部、第三连接部和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导体;
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三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所述第四弯折部与所述第三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三弯折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间隙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体为地电位导体;
所述第一屏蔽环具有第一平行部、第一弯折部和第四弯折部;
所述第二屏蔽环具有第二平行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导体;
所述第三屏蔽环具有第三平行部和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三平行部的远离所述第三弯折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地电位导体;
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三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所述第四弯折部与所述第三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三弯折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间隙。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体间隙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弯折部均为曲率半径相同的圆弧形,所述第一屏蔽环与所述第二屏蔽环之间的最小间隙为第二间隙,所述第一屏蔽环与所述第三屏蔽环之间的最小间隙为第三间隙,所述第二屏蔽环与所述第三屏蔽环之间的最小间隙为第一间隙;
所述第一间隙的长度大于第二间隙的长度与第三间隙的长度,所述第二间隙的长度与所述第三间隙的长度之和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间隙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间隙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平行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间隙,所述第四弯折部与所述第三平行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三间隙。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间隙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环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间隙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间隙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环的轴向长度为所述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之间气体断口长度的0.3-0.4倍。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间隙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行部、所述第二平行部和所述第三平行部上冲有网孔。
9.一种气体间隙绝缘结构,用于固体绝缘开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间隙绝缘结构包括:
具有接地层的固体绝缘壳体;
所述固体绝缘壳体内的气体及由所述气体绝缘的第一导体和地电位导体;
所述固体绝缘壳体自身内设置的第一屏蔽环和第二屏蔽环,作为悬浮电位的所述第一屏蔽环具有倾斜部与第一平行部,所述第一平行部与所述倾斜部之间具有一夹角,所述第二屏蔽环连接所述第一导体,所述第二屏蔽环具有第二平行部,所述第一平行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平行部内侧;
其中,所述第一屏蔽环与所述接地层之间的最小间隙为第四间隙,所述第一屏蔽环与所述第二屏蔽环的最小间隙为第五间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体间隙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45度-150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体间隙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120度。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体间隙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环还包括临近所述倾斜部的第一弯折部和临近所述第一平行部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平行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五间隙,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接地层之间形成所述第四间隙,所述第二屏蔽环还包括第三弯折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58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低压开关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