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行驶轮胎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65547.0 | 申请日: | 2013-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2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 发明(设计)人: | 励彩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励彩玲 |
| 主分类号: | B60C17/04 | 分类号: | B60C17/04;B60C5/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行驶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行驶轮胎,属于车辆用轮胎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等车辆的车轮都是由轮毅和外面的轮胎构成,轮胎内充气即可行走。此类车轮比较常见的故障是爆胎,爆胎多因行走时碰到尖锐的硬物,轮胎被扎破,里面的气体泄出所致。如果在车辆低速行驶时出现爆胎,则可停车维修,如果在高速行驶时出现爆胎,极易翻车,导致车毁人亡的恶性事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的采用高弹材料制成的实心车胎,不用充气,不怕扎伤。但是这种高弹材料价格昂贵,不能普及,只能在少量军用车辆上使用。此外这种高弹材料的弹性也不如充气轮胎,特别是重量远大于气体,从而造成车轮性能大幅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行驶轮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轮胎易爆胎的技术问题,轮体轻便,轮胎扎漏以后,车辆不会失衡且能继续行驶,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安全行驶轮胎,其包括外胎,外胎包括与地面接触的外胎面,外胎面的两侧连接侧部;所述外胎内设置有有内胎,内胎与外胎之间设置有弹性发泡层;所述内胎包括多个充气室,充气室内设置有支撑橡胶板;所述每个充气室上均设置有充气阀门,充气室之间设置有漏气自封阀;所述弹性发泡层内设置有金属制弹性保护圈。
优化的,上述安全行驶轮胎,其金属制弹性保护圈包括若干首尾相接的圈板,圈板的接口处设置有插接凹槽。
优化的,上述安全行驶轮胎,其弹性发泡层的密度为45-60千克每立方米。
优化的,上述安全行驶轮胎,其外胎面上设置有V型的排水凹槽。
优化的,上述安全行驶轮胎,其侧部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充气阀门对应的充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轮胎里仍然充气,平时行走弹性不变,一旦外胎遇到危险状况被扎破时里面的内胎立即与地面接触,支撑轮胎不会塌陷,继续保持行走性能,从而防止轮胎塌陷造成的恶性事故,提高了行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安全行驶轮胎,其包括外胎1,外胎1包括与地面接触的外胎面11,外胎面11的两侧连接侧部12;所述外胎1内设置有有内胎2,内胎2与外胎1之间设置有弹性发泡层3;所述内胎2包括多个充气室21,充气室21内设置有支撑橡胶板22;所述每个充气室21上均设置有充气阀门23,充气室21之间设置有漏气自封阀24;所述弹性发泡层3内设置有金属制弹性保护圈4。金属制弹性保护圈4包括若干首尾相接的圈板41,圈板41的接口处设置有插接凹槽42。弹性发泡层3的密度为4560千克每立方米。外胎面11上设置有V型的排水凹槽13。侧部12上设置有若干个与充气阀门23对应的充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轮胎里仍然充气,平时行走弹性不变,一旦外胎遇到危险状况被扎破时里面的内胎立即与地面接触,支撑轮胎不会塌陷,继续保持行走性能,从而防止轮胎塌陷造成的恶性事故,提高了行驶安全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士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条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条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属于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它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励彩玲,未经励彩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55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汽车用安全预警器
- 下一篇:一种不反光黑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