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走式高效植保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5307.0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8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枝林;李再胜;雍承霞;关明和;关勇鑫;关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郎溪县天禾种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植保 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保机械,具体涉及一种自走式高效植保机械。
背景技术
插秧机是专用的水稻栽插机械,年使用时间不足20天,利用率低,而现在普遍使用的各种背负式或担架式弥雾机又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且易造成农药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插秧机年使用率低,各种背负式或担架式弥雾机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且易造成农药伤害的不足,开发了一种自走式高效植保机械。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走式高效植保机械,包括左支架、右支架、中间支架、支撑和收放机构、储液装置,中间支架固定在乘坐式插秧机的前大架上,左支架和右支架都通过支撑和收放机构连接在中间支架上,在喷洒农药时左支架和右支架打开到与中间支架在同一平面位置,喷洒结束后收回到插秧机的两侧面,中间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上都装有扇形喷嘴,利用担架式弥雾机将储液装置中农药输送到扇形喷嘴。
左支架和右支架结构相同,包括喷头安装梁、斜梁、加强梁和竖梁,喷头通过卡箍连接在喷头安装梁上,喷头和水管中间用接头连接,喷头上装有扇形喷嘴,喷出的农药为扇形,每个喷头上还装有一个阀门,在喷洒结束后通过阀门将喷头关闭,以防渗漏。
中间支架包括边梁、上梁、连接梁、螺栓和下梁,下梁用来安装喷头,中间支架通过螺栓和连接梁固定在乘坐式插秧机的前大架上,连接梁上从高到低加工有多个通孔,可根据秧苗的高度不同,调整中间支架和左、右支架的高低。
左支架和右支架都通过支撑和收放机构连接在中间支架上,在作业时将左支架和右支架打开到与中间支架成一直线,作业结束后再向后将左支架和右支架收回到插秧机的两侧,分别用挂钩将左支架和右支架挂在插秧机左、右机架上。
支撑和收放机构包括上连扳、下连扳、转轴、弹簧压板、弹簧、上连接座、下连接座、螺母、插销座、插销和插销孔,上连扳连接在左支架和右支架竖梁的顶部,下连扳连接在中间支架边梁的顶部,并位于上连扳的下面,插销座连接在边梁上,插销孔连接在左支架和右支架竖梁顶部的前方,左支架和右支架打开时用插销插入插销孔中。
下连接座连接在中间支架边梁下方的后面,弹簧压板连接在中间支架边梁中间的后面,上连接座连接在左支架和右支架竖梁下方的内侧,并位于下连接座的上方,弹簧位于弹簧压板和上连接座之间,转轴从上向下依次穿过上连扳、下连扳、弹簧压板、弹簧、上连接座、下连接座后用螺母并紧。
上连接座为半圆筒体,在周向开有圆弧槽,下连接座为圆筒体,左支架和右支架收、放时,上连扳座绕转轴转动,左支架和右支架打开时,上连接座的圆弧槽卡在下连接座上部的圆周上,左支架和右支架向后收回时,上连接座的半圆筒卡在下连接座上部的圆周上,上连接座不仅可在下连接座上转动,而且具有限位作用。
储液装置包括漏斗、储液罐、阀门、管道、回油管和吸油管,上部的储液罐为备液罐,上、下储液罐通过管道连在一起,中间有一个阀门,储液罐的顶部有一个漏斗,其作用是加液和减少液体晃动,防止液体外溢。
担架式弥雾机的泵上有一个进液嘴、一个回液嘴和三个出液嘴,进液嘴和吸油管相通,回液嘴和回油管相通,三个出液嘴分别与左支架、中间支架和右支架上的水管相通,左支架、中间支架和右支架上的扇形喷嘴可同时使用,也可只使用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不满负荷使用导致液体压力过大时,可打开回液嘴使部分液体回流到储液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利用乘坐式插秧机的动力和底盘,机插秧秧苗出穗之前,可入大田作业,实现农药喷洒的机械化,同时大大提高了插秧机利用率。
2、使用担架式弥雾机,管线长,辅助人工多,生产效率低,本机只需1人操作、1人辅助,人均作业效率是担架式弥雾机的20倍以上。
3、使用本机劳动强度低,喷洒农药均匀不重复,且不会造成农药伤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走式高效植保机械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支架和右支架打开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支架和右支架收回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支架和右支架收回时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支撑和收放机构部分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中支撑和收放机构部分的后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II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郎溪县天禾种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未经郎溪县天禾种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53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枇杷叶茶烟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