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阻尼半波限幅钢丝绳减震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65155.4 | 申请日: | 2013-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8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 发明(设计)人: | 钟江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兴创自动控制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7/14 | 分类号: | F16F7/1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 限幅 钢丝绳 减震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振缓冲装置领域,更具体涉及高阻尼半波限幅钢丝绳减震器,适用于在高低温、化学污染等恶劣环境下机械、精密电子设备与设施的隔振缓冲。
现有的钢丝绳隔振器具有非线性刚度和非线性阻尼特性,与传统的橡胶隔振器相比,具有环境适应性强,使用寿命长,安装方式多样,良好的缓冲抗冲性能,阻尼大,安装方便等优点。缺点就是抗极端过载能力不足,在不平衡扭力下易产生应力集中,进而产生疲劳损坏,同时抗冲性能与阻尼性能成反比不能使两者性能都达到最优化。高阻尼半波限幅钢丝绳减震器在不平衡扭力下良好的平衡定位使其抗极端过载能力大大加强,大幅提高了减震器的可靠性。同时高阻尼半波限幅钢丝绳减震器强化了减震器的阻尼性能使减震器抗冲性能与阻尼性能同步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高阻尼半波限幅钢丝绳减震器,解决的现有钢丝绳减震器的抗冲性能与阻尼性能成反比不能适应高过载环境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高阻尼半波限幅钢丝绳减震器,包括第一钢丝绳安装板和第二钢丝绳安装板,第一钢丝绳安装板通过第一调整板与第一阻尼器安装板连接,第二钢丝绳安装板通过第二调整板与第二阻尼器安装板连接,第一阻尼器安装板上设置有两块上阻尼板,第二阻尼器安装板上设置有下阻尼板,下阻尼板位于两块上阻尼板之间,下阻尼板上设置有滑道,上阻尼板上设置有安装孔,限幅双头螺杆穿过安装孔和滑道且两端通过碟形弹簧和螺母固紧上阻尼板和下阻尼板。
如上所述的两块上阻尼板均通过震动能量耗散板与下阻尼板贴合,震动能量耗散板与第一阻尼器安装板连接,下阻尼板与震动能量耗散板贴合的两面的夹角为0~36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额定负载柔性自由阻尼减震,2倍以上额定负载半波非线性发散阻尼减震;
2、补充增加现有钢丝绳减震器的阻尼效果;
3、解决普通钢丝绳减震器抗大过载与柔性减震参数之间的矛盾;
4、效地防止外来大冲击对设备所造成的危害,提高系统的稳定可靠性,抗侧向摇晃能力强。
4、效地防止外来大冲击对设备所造成的危害,提高系统的稳定可靠性,抗侧向摇晃能力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阻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钢丝绳安装板;2、第一调整板(橡胶或者其他弹性材质);3、第一阻尼器安装板;4、震动能量耗散板;5、上阻尼板;6、碟形弹簧;7、垫片;8、螺母(m6);9、限幅双头螺杆(m6);10、下阻尼板;11、钢丝绳;12、滑道;13、第二阻尼器安装板(橡胶或者其他弹性材质);14、第二调整板;15、第二钢丝绳安装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高阻尼半波限幅钢丝绳减震器,包括第一钢丝绳安装板1和第二钢丝绳安装板15,第一钢丝绳安装板1通过第一调整板2与第一阻尼器安装板3连接,第二钢丝绳安装板15通过第二调整板14与第二阻尼器安装板13连接,第一阻尼器安装板3上设置有两块上阻尼板5,第二阻尼器安装板13上设置有下阻尼板10,下阻尼板10位于两块上阻尼板5之间,下阻尼板10上设置有滑道12,上阻尼板5上设置有安装孔,限幅双头螺杆9穿过安装孔和滑道12且两端通过碟形弹簧6和螺母8固紧上阻尼板5和下阻尼板10。两块上阻尼板5均通过震动能量耗散板4与下阻尼板10贴合,震动能量耗散板4与第一阻尼器安装板3连接,下阻尼板10与震动能量耗散板4贴合的两面的夹角为0~36度。
钢丝绳为螺旋状,钢丝绳依次穿过第一钢丝绳安装板1和第二钢丝绳安装板15,阻尼器安装板上焊接有上阻尼板5和带滑道的锥形下阻尼板10,下阻尼板10与两震动能量耗散板4的接触面为斜面,两斜面的夹角范围在0‑36度,两震动能量耗散板4与下阻尼板10的两面适配,限幅双头螺栓9由上阻尼板5下端的安装孔固定,可在下阻尼板10的滑道12中滑动,滑道12为垂直的长条形孔,并且由第一调整板2或第二调节板14(橡胶或其他弹性材料)在额定负载下调节在滑道12上半部且位于滑道12全行程的1/4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兴创自动控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兴创自动控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51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