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器人自动折弯系统的单板识别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5024.6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4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睿鸿基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11 | 分类号: | B21D43/11;B2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何自刚;王玉松 |
地址: | 1011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自动 折弯 系统 单板 识别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机械加工设备中检测板材数量的识别机构。
背景技术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的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能代替人做某些单调、频繁和重复的长时间作业,或是危险、恶劣环境下的作业,例如在冲压、压力铸造、热处理、焊接、涂装、塑料制品成形、机械加工和简单装配等工序上,以及在原子能工业等部门中,完成对人体有害物料的搬运或工艺操作。
机器人自动折弯系统是利用机器人的机械手将待加工的板材从叠放好的板材中抓取出来,然后放入折弯机中进行折弯。由于板材在存放时会在板材的板面上涂抹上油脂防止板材生锈,板材在重力作用下相互挤压,将板材之间的空气挤出使相邻两块板材粘连在一起,如果将粘连在一起的两块板材同时送入折弯机中,就会造成板材和设备的损坏,因此,在目前的钣金机械加工中,大多采用人工和磁力设备对板材进行分层,分层之后还需要设备对板材进行进一步检测,以确保进入折弯机中的板材为单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机器人自动折弯系统的单板识别机构。
本实用新型机器人自动折弯系统的单板识别机构,包括检测气缸、检测板、压杆和光电传感器,所述检测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在二次定位机构中定位框架平台的侧面,所述检测板固定连接在检测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压杆通过L型拐臂连接在检测板上方,且压杆位于定位框架平台的上方,所述光电传感器通过传感器连接座安装在定位框架平台的侧面下方,光电传感器的感应端位于检测板的下方,且与检测板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机器人自动折弯系统的单板识别机构,其中所述检测气缸的缸体侧面固定安装有L型安装座,所述L型安装座固定连接在定位框架平台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机器人自动折弯系统的单板识别机构利用检测气缸带动压杆向下运动,当压杆下端接触到定位框架平台上板材的上表面时,检测气缸停止,此时,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与检测板之间的距离,将检测到距离与设定的距离进行比较就可以判断出定位框架平台上的板材是否是单张。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自动折弯系统的单板识别机构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器人自动折弯系统的单板识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器人自动折弯系统的单板识别机构中检测气缸和检测板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机器人自动折弯系统的单板识别机构包括检测气缸51、检测板52、压杆53和光电传感器54,检测气缸51的缸体侧面固定安装有L型安装座57,L型安装座57固定连接在二次定位机构中定位框架平台42的底面。检测板52固定连接在检测气缸51的活塞杆上,压杆53固定连接在检测板52上方的L型拐臂55上,且压杆53位于定位框架平台42的上方,光电传感器54通过传感器连接座56安装在定位框架平台42的侧面下方,光电传感器54的感应端位于检测板52的下方,且与检测板52相对应。
当机器人将板材抓取放置在定位框架平台上之后,检测气缸驱动压杆向下运动,当压杆下端压在板材上表面时检测气缸停止,此时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其与检测板之间的距离,当定位框架平台上的板材为单块时,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在设定的距离范围内,机器人将二次定位后的板材抓取后送入折弯机中,当定位框架平台上的板材不是单块时,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在设定的距离范围之外,机器人将板材抓取后放置在其他地方,再进行下一块板材的抓取。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睿鸿基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睿鸿基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50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剪板机可自动堆垛的后出料装置
- 下一篇:折弯机后定位与气动托料复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