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氧气自救器独立供给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4807.2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0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春;范钦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顺中煤科工安全仪器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2B9/02 | 分类号: | A62B9/02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李丛 |
地址: | 1131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 氧气 自救 独立 供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氧气自救器技术,特别涉及压缩氧气自救器供给阀。
在现有的压缩氧气自救器产品上,有一部分产品有自动补给功能,而另一部分是没有自动补给功能的。有自动补给功能的产品大部分采用的是自动补给与减压器为一体的自动补给装置。这种自动补给装置开启压力不够准确。而且,不具有可调节开启压力的功能。
为了克服现有的压缩氧气自救器产品上的自动补给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用在压缩氧气自救器产品上的具有独立结构的自动补给装置——供给阀。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压缩氧气自救器独立供给阀,特点在于它包括带进气孔的下壳体内部放置带金属嵌件的补给膜片,带气源接口、补给孔、定量孔的进气帽螺丝套上阀体背帽,阀体背帽放置O型密封圈后由进气帽、阀体螺丝固定在带出气接口的上壳体上,带有橡胶密封垫的阀杆套上调节弹簧,穿过阀体用螺母将带有轴片的杠杆、垫圈固定,上壳体与下壳体螺丝扣扣接。
其中:补给膜片为碗状橡胶件,坐在下壳体内,即补给膜片的中间比边缘突起,边缘是O型,金属嵌件嵌在补给膜片的中间。
其中:非工作状态时,补给膜片的金属嵌件与杠杆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自动补给的开启压力准确,而且开启压力可调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B―B剖面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面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面视图。
附图编号
图中1.下壳体,2.上壳体,3.补给膜片,4.杠杆,5.螺母,6.垫圈,7.阀体,8.O型密封圈, 9.调节弹簧,10.阀杆,11.橡胶密封垫,12.定量孔,13.进气螺帽,14.阀体背帽,15.金属嵌件,17.补给孔,18.出气接口,20.进气孔,21.气源接口,22.轴片。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2、图3,一种压缩氧气自救器独立供给阀,特点在于它包括带进气孔20的下壳体1内部放置带金属嵌件15的补给膜片3,带气源接口21、补给孔17、定量孔12的进气帽13螺丝套上阀体背帽14,阀体背帽14放置O型密封圈8后由进气帽13、阀体7螺丝固定在带出气接口18的上壳体2上,带有橡胶密封垫11的阀杆10套上调节弹簧9,穿过阀体7用螺母5将带有轴片22的杠杆4、垫圈6固定,上壳体2与下壳体1螺丝扣扣接。
其中:补给膜片3为碗状橡胶件,坐在下壳体1内,即补给膜片3的中间比边缘突起,边缘是O型,O型的截面在上壳体2、下壳体1之间起密封作用,金属嵌件15嵌在补给膜片3的中间。
其中:非工作状态时,补给膜片3的金属嵌件15与杠杆4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
为了便于理解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自动补给未开启时,使阀杆10上的橡胶密封垫11是压在进气螺帽13的阀台上,使补给孔17处于封闭状态。
使用时,减压后的气源气体,从进气螺帽13的气源接口21进来,沿着定量气路从定量孔12进入阀体7,再从阀体7进入到供给阀内,从供给阀上壳体2的出气接口18出去,进入到吸气软管内。
随着佩戴者做功量的增加,当整个系统内的压力降到‑100~‑400Pa时,补给膜片3产生变形,沿着箭头方向运动。当补给膜片3上的金属嵌件15运行到一点程度时,接触到杠杆4。并推动杠杆4,杠杆4受外力的作用以轴片22为轴转动带动杠杆4拉动阀杆10。使阀杆10上的橡胶密封垫11离开进气螺帽13的阀台。减压后的气源气体沿补给孔17进入到阀体7中。再从阀体7进入到供给阀内,从供给阀上壳体2的出气接口18出去。进入到吸气软管内。
随着自动补给的开启。系统内的压力逐渐增加,当系统内的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补给膜片3回弹到初始位置。杠杆4也回到初始位置。阀杆10运动。使橡胶密封垫11封住进气螺帽13的补给孔17。完成自动补给过程。自动补给开启压力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弹簧9来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顺中煤科工安全仪器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未经抚顺中煤科工安全仪器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48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灭火装置上的封头总成
- 下一篇:一种油阻尼高楼逃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