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切刷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4532.2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9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林雁斌;张建章;倪燮逵;黄亮亮;张勇根;朱长权;赵茂清;周福成;黄一波;杭根黎;李雪峰;叶志胜;李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辅助加工设备,尤其是一种在蓄电池生产中,用于对蓄电池极板的极耳进行切耳、刷耳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铅酸蓄电池的制作工艺中对极群组极耳的修整工序是一个重要环节,修整的好坏直接影响蓄电池的产品质量,修整一般包括两个步骤:一是切耳,将极群组各片极板的极耳切成统一的高度,保证焊接质量;二是刷耳,刷除极板极耳上的毛刺、污垢及氧化层,便于焊接。当极板完成切耳、刷耳后,接下来便是将极群装入电池盒进行汇流排铸焊。整套工艺需要配备切耳机、刷耳机以及入槽机(行业内用于将极群顶入蓄电池壳体的装置),设备购置成本高;三台设备分开放置严重降低工作效率,能源消耗也比较大,不利于企业大规模生产;且三台设备占地多,不利于工作环境中设备的合理布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刷耳机,切耳、刷耳、入槽可在一台设备上完成,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可大幅提高蓄电池的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切刷耳机,包括承载台,承载台内设有切耳机构和刷耳机构,承载台的台面上设有安置极板夹具的嵌入部,所述承载台的台面还设有入槽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入槽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设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活塞端连接有升降支架,升降支架上设有压紧气缸和夹具固定板,所述升降支架下方设有顶针。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竖向的导轨,所述升降气缸驱动升降支架沿着导轨往复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气缸上连接有压紧垫块。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支架下方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与升降支架相抵阻止升降支架下行。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后侧设有抽风板,抽风板上设有抽风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极板切刷耳机,具有切耳机构和刷耳机构,可以同步完成极板的切耳与刷耳,同时还在承载台的台面上设置入槽机构,完成切耳与刷耳的极板连同夹具直接放入入槽机构,切耳、刷耳、入槽可在一台设备上完成,不仅工效提高,还为企业节省了购置设备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入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刷耳机,包括承载台,承载台内设有切耳机构和刷耳机构,承载台的台面上设有安置极板夹具的嵌入部,所述承载台的台面还设有入槽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切刷耳机可以完成极板的切耳、刷耳,并可进一步完成极群的入槽,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一种切刷耳机,包括承载台1,承载台1内设有切耳机构和刷耳机构,承载台1的台面上设有安置极板夹具3的嵌入部11,所述承载台1的台面还设有入槽机构2。
本实施例所述的切耳机构和刷耳机构可参考申请人之前申请的公开号为“CN102881868A”、名称为“一种蓄电池极板的切耳、刷耳装置”的发明专利,也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1800301A”、名称为“一种切耳、刷耳组合装置”的发明专利,本实施例对切耳机构和刷耳机构的具体结构不再进行详述。
本实施例在现有的切刷耳设备上增加入槽机构,完成切耳、刷耳后,直接进行入槽,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参照图1、2,具体的方案如下:入槽机构包括支撑架21,所述支撑架21上端设有升降气缸22,升降气缸22的活塞端连接有升降支架23,升降支架23上设有压紧气缸24和夹具固定板25,所述升降支架23下方设有顶针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悦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45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航空发动机反推扭矩盒装配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齿轮消间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