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吸式射流曝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4122.8 | 申请日: | 2013-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5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朱杰高;张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太平洋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B05B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流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曝气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自吸式射流曝气设备。属于环保设备领域。
随着环保行业的发展,各种充氧形式充斥在市场当中。正确的选择合理的充氧设备成为水处理项目的关键点之一。
但是,传统曝气方式具有能耗高、检修复杂等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吸式射流曝气设备。该曝气设备适用于污水治理,具有充氧能力强、氧利用率高、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自吸式射流曝气设备,该设备竖直安装在曝气池内,并通过法兰与主管道连接;它包括管状主体,管状主体的一端设有气室,另一端与尾管连通,所述气室分别与喷嘴以及进气管连通,且进气管与气室均在曝气池的水面以上。
所述管状主体内部设有依次连接的喉管、收缩管和扩散管,所述喉管与气室连通,所述扩散管与尾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以废水和活性污泥为工作液,喷嘴高速喷射产生的负压将空气经进气管吸入气室,吸入的空气与工作液在收缩管、扩散管和尾管内紊动混合,空气、废水和活性污泥三相形成均质乳化液,达到氧饱和状态,并自尾管喷出,在曝气池内旋流与紊动的水体中继续进行传质作用。这样,活性污泥既可以在曝气池中,也可以在自吸式射流曝气设备内吸收氧气和有机物,大大强化了传质作用,从而提高了氧的利用率(能达到40%以上),增加了活性污泥吸收和代谢有机物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喷嘴与进气管均与气室连通,易于形成紊流,利于气水混合,有效提高氧转移率;
1)喷嘴与进气管均与气室连通,易于形成紊流,利于气水混合,有效提高氧转移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法兰与主管道连接,便于检修,可实现不停运检修。
3)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分子材料,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尺寸稳定性和耐磨性,密度小,便于安装。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喷嘴,2.进气管,3.气室,4.喉管,5.收缩管,6.扩散管,7.尾管。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一种自吸式射流曝气设备,该设备竖直安装在曝气池内,并通过法兰与主管道连接;它包括管状主体,管状主体的一端设有气室3,另一端与尾管7连通,气室3分别与喷嘴1以及进气管2连通,且进气管2与气室3均在曝气池的水面以上。管状主体内部设有依次连接的喉管4、收缩管5和扩散管6,喉管4与气室3连通,扩散管6与尾管7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以废水和活性污泥为工作液,喷嘴1高速喷射产生的负压将空气经进气管2吸入气室3,吸入的空气与工作液在收缩管5、扩散管6和尾管7内紊动混合,空气、废水和活性污泥三相形成均质乳化液,达到氧饱和状态,并自尾管7喷出,在曝气池内旋流与紊动的水体中继续进行传质作用。这样,活性污泥既可以在曝气池中,也可以在自吸式射流曝气设备内吸收氧气和有机物,大大强化了传质作用,从而提高了氧的利用率(能达到40%以上),增加了活性污泥吸收和代谢有机物的能力。
试验例:
某淀粉厂废水,水量为7000m3/d,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吸式射流曝气设备120台,好氧进水cod约1000mg/L,出水cod<100mg/L,去除率约为90%,氧转移效率为40%。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太平洋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太平洋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41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流式污水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二沉池出水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