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特种电磁弹射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3518.0 | 申请日: | 2013-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0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杨趁芬;佘晨;许栋;徐秋芳;叶明敏;朱文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2;H01B7/17;H01B7/1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种 电磁 弹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信息智能交通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为车载电子设备发射系统关键配套部件选用的高抗拉、耐高温、阻燃特种电磁弹射线。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线圈线所选用结构一种是用漆包线进行缠绕,这种结构虽然能满足耐高温的要求,但是机械强度低,耐介电强度差,另一种是绝缘用耐高温的氟塑料,护套采用玻璃丝编织,这种结构温度虽然高,但是抗张强度低,耐磨性差,以上2种结构很难保证电磁线高抗拉弹射的要求,为了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就需要采用新型的材料与全新的结构设计对这种特殊的电磁弹射线进行研制。
通过市场调研与查找相关的资料,高强度的编织材料,经分析比较选用高强度的凯夫拉进行编织,凯夫拉不但承载力大、柔软、比重低、伸长率小,绝缘选用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这种材料不但工艺性好、结构尺寸小、耐温等级高、还能加大载流量、提高热稳定性,在极特殊的环境中保证正常的传输。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车载电子设备发射系统提供一种新型的电磁弹射线,这种电磁弹射线通过优选材料和优化结构,满足高抗拉、耐高温、阻燃的特殊要求,在特殊的环境中,确保通讯质量稳定可靠。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设计方案:
一种特种电磁弹射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导体,导体外侧从内到外依次包覆有绝缘层、护套,所述的绝缘层采用聚四氟乙烯薄膜,聚四氟乙烯薄膜经高温后熔接导体上,绝缘层的搭盖率在76%以上,所述的护套采用凯夫拉材料编制而成,编织密度达98%以上。
所述的特种电磁弹射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是由多股镀银铜线绞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导体选用导电性和导热性优良,耐腐蚀和抗氧化,化学性能十分稳定镀银铜线,导体采用双向绞合的加工方式,不但使结构圆整、不易变形稳定、柔软、弯曲性好,同时传输信号稳定。
2、绝缘采用耐高低温、防腐蚀、阻燃性优越、介电常数小、损耗小、电绝缘性及耐大气老化性非常优越的半定向聚四氟乙烯薄膜,在保证介电强度的基础上,采用单层绕包加工方式,搭盖率在76%以上,这种加工方式不但保证了电磁弹射线的柔软性同时减小了整体的结构尺寸与整体重量。
3、护套采用伸长率小、抗拉强度大、柔性好、高弹性模量、热稳定性高、蠕变小、不助燃、耐腐蚀及线密度低的凯夫拉材料进行编织,编织角度达70°,编织密度达98%以上,这种材料的伸长率极小、拉断力很大、在高温的环境中蠕变小,在线圈受到高温与很大的弹射力情况下,对导体与绝缘起到了保护作用,确保发射系统的传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结构示意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一种特种电磁弹射线,包括有导体1,导体1外侧从内到外依次包覆有绝缘层2、护套3,绝缘层2采用聚四氟乙烯薄膜,聚四氟乙烯薄膜经高温后熔接导体上,绝缘层2的搭盖率在76%以上,护套3采用凯夫拉材料编制而成,编织密度达98%以上。
导体1是由多股镀银铜线绞合而成。
1、导体1:采用镀银软铜线;
2、绝缘层2:采用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
3、护套3:编织高强度的凯夫拉材料。
结构尺寸见表1: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未经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35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