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一体化超滤膜饮用水生产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63111.8 | 申请日: | 2013-0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9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朝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朝南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52;C02F1/44;C02F1/78;C02F1/50 | 
| 代理公司: | 海口兴南知识产权事务有限公司 46002 | 代理人: | 林尤怀 | 
| 地址: | 570105 海南省海口市***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一体化 超滤膜 饮用水 生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系统中的供水设备,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可移动一体化超滤膜饮用水生产机,应用于农村、农业、中小企业的水源进行净化臭氧处理。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在水处理行业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从絮凝沉降到离子交换、膜过滤以及蒸馏、电子处理、反渗透等琳琅满目,而且也确是很有效果。但是普遍存在四大缺点:一是体积大、占地大;二是水处理设备是以针对性为主,单一性多;如膜过滤能达到无菌饮用水,但是对于农村的天然水就不适应,需要前处理深沉吸咐等;三是水源没有经过净化臭氧处理水池容易产生污垢和细菌污染;四是多为固定式不可移动,没有整机产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移动方便、臭氧处理,出水无菌、水质安全的可移动一体化超滤膜饮用水生产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箱柜、滑轮,所述箱柜内两侧分别设有微涡流絮凝反应池和无菌水池,其特征是:所述微涡流絮凝反应池和无菌水池之间通过水管连接自清洗过滤器、供水泵、超滤膜装置和臭氧发生器。
所述超滤膜装置一侧连接清洗液箱和清洗泵,另一侧连接反冲洗过滤器、反冲洗泵,所述反冲洗泵与无菌水池连接。
所述无菌水池下方连接用户给水管,所述用户给水管设有变频供水泵。
所述箱柜的顶端设有换气扇。
所述微涡流絮凝反应池侧面连接混合器、源水泵。
所述混合器上连接计量泵,所述计量泵与溶液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是占地面积小、可移动使用、操作简便、安装使用一次到位;二是水源经过净化臭氧处理后水池不容易产生污垢,水质确保无菌;三是从絮凝到超滤膜都有自动清洗系统,安全可靠;四是无需添加消毒设备,无需添加氯化杀菌剂,避免水中生成三氯甲烷等多种致癌物质;五是对源水水质突变的应急功能好,尤其是可用于洪涝、突发污染事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箱柜的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B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C-C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D-D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E-E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F-F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微涡流絮凝反应池,2.供水泵,3.排污管,4.换气扇,5.反冲排水管,6.超滤膜装置,7.无菌水池,8.混合器,9.计量泵,10.清洗泵控制柜,11.水泵控制柜,12.清洗液箱,13.清洗泵,14.反冲洗过滤器,15.反冲洗泵,16.电源柜,17.超滤膜装置控制柜,18.反冲泵控制柜,19.变频供水泵控制柜,20.用户给水管,21.变频供水泵,22.源水泵,23.自清洗过滤器,24.溶液箱,25.水位控制阀,26.滑轮,27.箱柜,28.臭氧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6、7和8所示,可移动一体化超滤膜饮用水生产机, 它包括箱柜27、滑轮26,所述箱柜27内两侧分别设有微涡流絮凝反应池1和无菌水池7。所述微涡流絮凝反应池1和无菌水池7之间通过水管连接超滤膜装置6,超滤膜装置6和微涡流絮凝反应池1之间的水管上连接自清洗过滤器23、供水泵2;所述超滤膜装置6和无菌水池7之间设有臭氧发生器28。所述超滤膜装置6一侧连接清洗液箱12和清洗泵13,另一侧连接反冲洗过滤器14、反冲洗泵15,所述反冲洗泵15与无菌水池7连接,反冲洗过滤器14和反冲洗泵15构成反冲洗循环装置。所述无菌水池7下方连接用户给水管20,所述用户给水管20设有变频供水泵21。所述箱柜27的顶端设有换气扇4。所述微涡流絮凝反应池1侧面连接混合器8、源水泵22。所述混合器8上连接计量泵9,所述计量泵9与溶液箱连接24。所述无菌水池7内设有一个水位控制阀25,由水位控制阀25控制水泵22的开启或关闭,当无菌水池7的水满时,通过水位控制阀25信号反射到水泵22,实现水泵控制柜11电源断开,停止抽水。所述无菌水池7下方连接用户给水管20,所述用户给水管20上设有变频供水泵21。所述微涡流絮凝反应池1一侧设有溶液箱24,溶液箱24导管连接于混合器8上,进水管上设有水泵22并连通混合器8与微涡流絮凝反应池1相通。所述导管上设有计量泵9,便于计量从溶液箱24输出药液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朝南,未经刘朝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31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