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实验室快速接种外生菌根菌的一次性培养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3064.7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6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延滨;王承义;宋国华;徐永波;牟兆军;蒙宽宏;崔崧;孙一萌;张玲;王丹;林玉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实验室 快速 接种 外生 菌根 一次性 培养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培养皿,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实验室快速接种外生菌根菌的一次性培养皿。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一次性培养皿作为接种外生菌根菌的装置一部分在使用的过程中有诸多的不便:(1)培养皿全部为透明材料制成,植物在接种后根部暴露在全光下不利于植物根部的生长,同时也不利于快速的形成外生菌根;(2)盖体和盒体上无预留的开孔,使得植物茎部无法暴露在培养皿外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这样对植物生长不利,同时也不能尽快形成外生菌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培养皿不利于快速形成外生菌根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实验室快速接种外生菌根菌的一次性培养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实验室快速接种外生菌根菌的一次性培养皿包括盖体和盒体,盖体盖装在盒体上,盖体的边壳为黑色不透明的树脂材料边壳,盒体为黑色不透明的树脂材料盒体。
优选方案:盒体的边壳上开有下豁口,盖体的边壳上开有上豁口,上豁口与下豁口位置相对应并共同形成一圆形开孔。
优选方案:圆形开孔的直径为5mm。
优选方案:盖体的上壳为透明树脂材料上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次培养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速提高外生菌根接种效率。盖体上壳是透明的,便于观察外生菌根菌的菌落生长情况,一般在菌落大致长满培养皿时进行接种,这样能提高接种效率,使植物快速形成外生菌根;植物接种外生菌根菌时根部必须遮光,使用不透明的黑色树脂材料可以有效的遮光,几个培养皿构成一组的情况下,只对第一个培养皿的上壳进行遮光处理即可;培养皿上的圆形开孔用于放置植物的茎,这样植物的茎叶部分可以在培养皿外生长,不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生长良好有利于快速形成外生菌根。本实用新型较常规外生菌根菌的接种率提高了30%左右,时间缩短了50%左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实验室快速接种外生菌根菌的一次性培养皿的立体结构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适用于实验室快速接种外生菌根菌的一次性培养皿包括盖体1和盒体2,盖体1盖装在盒体2上,盖体1的边壳为黑色不透明的树脂材料边壳,盒体2为黑色不透明的树脂材料盒体。黑色不透明的树脂材料盒体和黑色不透明的树脂材料边壳主要目的是有利于植物根部在接种外生菌根菌时处于黑暗的环境,利于快速形成外生菌根。盒体2的边壳上开有下豁口2-1,盖体1的边壳上开有上豁口1-1,上豁口1-1与下豁口2-1位置相对应并共同形成一圆形开孔。圆形开孔的直径为5mm。植物在接种过程中,根部处于培养皿内,茎叶部处于培养皿外,这样不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快速接种外生菌根菌。盖体1的上壳为透明树脂材料上壳,便于观察外生菌根菌的菌落生长情况。
使用实例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接种点柄粘盖牛肝菌(Suillus granulatus(L.:Fr.)O.Kuntce)。点柄粘盖牛肝菌菌种分离自黑龙江省丰林自然保护区,菌株在改进综合PDA培养基上培养,使用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培养皿培养外生菌根菌,2周后菌落直径达6cm,樟子松无菌苗培养4周后进行接种实验,将樟子松无菌苗的根部贴合在点柄粘盖牛肝菌的菌落上,上面附上浸透已灭菌去离子水的滤纸2张,盖上盖体,樟子松茎部从预留的圆形开孔处穿出,用封口膜将培养皿密封。接种2周后取出接种的樟子松苗用体式镜观察樟子松细根表面菌丝鞘形成情况,通过冷冻切片技术显微观察哈氏网形成情况。本实用新型较传统的固体菌种接种率提高30%,时间缩短50%,传统的固体菌种接种方法接种率达90%以上需要至少60天,而实用本实用新型30天即可达到接种率超过90%,这样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快速培养出菌根苗,为菌根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30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