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提花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2634.0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0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朱芳华;吴树王;黄天华;赵晓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辉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C3/36 | 分类号: | D03C3/36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24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提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提花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提花机在工作时,织机经立轴或传动链条带动提花机传动轴旋转,传动轴经两只偏心轮及其推位杆驱动上、下摆臂轴摆动,上摆臂轴或下摆臂轴经对称性安置在轴上的四根刀箱连杆,驱动相应的刀箱作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连接在这些刀箱上的提刀产生往复运动,带动电磁阀片钩上下滑动而完成梭口形成工序。这种电子提花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1、上摆臂轴和下摆臂轴受刀箱连杆及其刀箱、提刀等的重力影响,在运行中易出现颤动现象,工作稳定性差。2、由于传动轴与上、下摆臂轴呈平行设置,上摆臂和下摆臂在运行中需两次回到水平位置,从而引起角度误差(即织机的平综误差),致使在织造过程中出现缩纬现象。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子提花机,该机在运行中,上摆臂轴和下摆臂轴不会出现颤动现象,因此具有运行稳定性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电子提花机的结构,包括托架,托架上设有竖直向的左墙板、中墙板和右墙板,以及水平设置在这些墙板上的传动轴、上摆臂轴和下摆臂轴,所述上摆臂轴或下摆臂轴上分别铰接有四根刀箱联杆,其特征是:所述刀箱联杆对称性地分置在所述中墙板和右墙板的两侧。
作为优选具体实施时,所述传动轴位于所述下摆臂轴的下方。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原先设置在左右墙板中部的八根刀箱联杆,对称性地分置在所述中墙板和右墙板的两侧后,依靠墙板支撑而相应减轻了摆臂轴的承载重量,因此,解决了提花机在运行中,上摆臂轴和下摆臂轴易出现颤动的问题,进而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能。另外,将传动轴移至下摆臂轴下方后,减少了上摆臂轴和下摆臂轴的角度误差,有效解决了织造过程中会出现缩纬现象的缺陷。
为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托架1,传动轴2,传动轮21,下摆臂轴3,上摆臂轴31,铰接件32,左墙板4,中墙板41,右墙板42,刀箱5,刀箱51,联轴器6,墙板联杆7,刀箱联杆8。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托架1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下方为织机。作业时,传动轮21与织机的立轴或传动链条相联接,由立轴或传动链条带动传动轴2旋转。传动轴2经两只偏心轮及其推位杆驱动上摆臂轴31、下摆臂轴3摆动,上摆臂轴31或下摆臂轴3经对称性安置在轴上的四根刀箱连杆8,驱动相应的刀箱5、51作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连接在这些刀箱5、51上的提刀产生往复运动,带动电磁阀片钩上下滑动而完成梭口形成工序。
所有刀箱连杆8分别经铰接件32铰接式连接在上摆臂轴31或下摆臂轴3上,并对称性地分置在中墙板41和右墙板42的两侧,即:中墙板41和右墙板42的两侧各铰接两根刀箱连杆8。传动轴2以位于下摆臂轴3的正下方为最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辉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辉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26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形法兰型无润滑轴套
- 下一篇:一种新型卡扣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