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梁式渡槽钢筋绑扎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2575.7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6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金俊;王鹏辉;路明旭;姜红斌;郭小兵;张海宁;王俊胜;智继伟;熊毅;王聪;刘硕;李锐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5/02 | 分类号: | E02B5/0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467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渡槽 钢筋 绑扎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绑扎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梁式渡槽钢筋绑扎模具。
渡槽又称高架渠、输水桥,是一组由桥梁,隧道或沟渠构成的输水系统。通常架设于山谷、洼地、河流之上,用于通水、通行和通航。用来把远处的水引到水量不足的城镇、农村以供饮用和灌溉。
现在许多水利工程、引水工程等大量地使用着渡槽,创造出很多富有特色的新式渡槽、现代化渡槽。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钢筋混凝土渡槽。60年代以后,随着大型灌区工程的发展,各种轻型结构渡槽、大跨度拱式渡槽被广泛采用。二十世纪中期的中国,由于水利设施落后,直接影响了农村的发展。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引水灌溉就成为一项突出的民生工程。
传统的渡槽钢筋绑扎工艺:在基础、墩台或墩柱上放样后逐根进行绑扎,此方法绑扎施工难度大,施工进度慢、钢板绑扎精确度底,钢筋安装质量难以保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梁式渡槽钢筋绑扎模具,能够改善渡槽钢筋绑扎质量标准,使施工进度的快速、便捷,实现输水、调水渡槽工程施工中钢筋绑扎工厂化、标准化施工。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梁式渡槽钢筋绑扎模具,包括槽钢骨架,还包括设于所述槽钢骨架上的角铁卡槽以及设于槽钢骨架外侧的支撑架;槽钢骨架的横断面形状为U形,且所述支撑架的内侧与槽钢骨架的外侧紧贴并固定连接,支撑架与槽钢骨架组合形成“凹”字形的横断面形状;所述支撑架由多根钢管搭设组成,且多根钢管之间采用钢管专用扣件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角铁卡槽与槽钢骨架之间为焊接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槽钢骨架与支撑架之间为焊接连接。
进一步,该模具整体的长度、宽度与高度的比例是30:(9.3至9.6):(9.2至9.6)。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中的钢管的直径为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钢筋模具安装的钢筋横平竖直、间距均匀、基线流畅、结构合理,钢筋安装精度高;可以重复利用,技术效果明显;施工机具简单,采用钢管、角铁、螺栓等简单器具进行加工,人工定位安装,加工费用低廉;能够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节省劳动力,达到施工的高效、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钢筋模具安装的钢筋横平竖直、间距均匀、基线流畅、结构合理,钢筋安装精度高;可以重复利用,技术效果明显;施工机具简单,采用钢管、角铁、螺栓等简单器具进行加工,人工定位安装,加工费用低廉;能够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节省劳动力,达到施工的高效、快捷。
图1是本实用新型梁式渡槽钢筋绑扎模具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梁式渡槽钢筋绑扎模具断面图;
1、槽钢骨架;2、角铁卡槽;3、支撑架。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梁式渡槽钢筋绑扎模具,包括槽钢骨架1,还包括设于所述槽钢骨架1上的角铁卡槽2以及设于槽钢骨架1外侧的支撑架3;槽钢骨架1的横断面形状为U形,且所述支撑架3的内侧与槽钢骨架1的外侧紧贴并固定连接,支撑架3与槽钢骨架1组合形成“凹”字形的横断面形状;所述支撑架3由多根钢管搭设组成,且多根钢管之间采用钢管专用扣件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角铁卡槽2与槽钢骨架1之间为焊接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槽钢骨架1与支撑架3之间为焊接连接。
进一步,该模具整体的长度、宽度与高度的比例是30:9.4:9.4。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3中的钢管的直径为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运用钢筋绑扎模具后只需对钢筋模具进行定位,然后可由钢筋模具来控制其间、排距及保护层,安装的钢筋横平竖直、间距均匀、基线流畅、结构合理。从而提高钢筋安装精度,保证质量,同时钢筋模具可以重复利用,技术效果明显,在渡槽钢筋绑扎工程中能够矫正钢筋加工中遗留的扭曲、U型钢筋加工成型后反弹,不平整等因素。
需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和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25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