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水表取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2263.6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2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慧;卢建强;王鹏鸿;石军;高世伟;牟方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四厂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水表 取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注水的一种高压水表取出器,属于油田高压注水设备维修专用工具技术领域。
目前,油田注水井上多采用LXRG‑50型干式高压水表,在水表进行更换,效验或检修时,普遍采用起子、榔头等工具撬出的方法,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①容易损坏表头计数器;②容易损坏水表密封台,重新装入水表后发生跑冒滴漏现象带来重复工作量;③水表芯密封隔板周边积垢、锈蚀致使表芯无法撬出,而多违禁采用高压水强行憋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因此拆卸水表主要问题是水表芯取出困难。
中国专利201020168497.5公开的“水表取出器”,由圆环体和螺杆组成,可以对高压水表取出,但容易损坏表头计数器,表芯锈死时无法取出水表;中国专利201020014787.4公开的“水表取出器”,由两个半圆形钢板和顶丝组成,主要用于普通水表的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高压水表取出方法存在的低效、危险、破坏性强的缺陷,提供一种简单实用,便捷,高效,安全,无损伤的水表取出工具。
本实用新型由基座、基杆、调节手柄、支架、活动手柄组成,基座为圆盘形,其轴向均布三个通孔,基座轴向中心点垂直焊接基杆,基杆的上部设有螺纹;调节手柄通过螺帽安装在基杆的上部的螺纹上;活动手柄由中部圆盘及焊接在其两端的活动手柄组成,其中部圆盘设有通孔套在基杆上,活动手柄两端中部设有外螺纹;支架上端螺帽螺纹连接在活动手柄两端中部的外螺纹上。
本实用新型由基座、基杆、调节手柄、支架、活动手柄组成,基座为圆盘形,其轴向均布三个通孔,基座轴向中心点垂直焊接基杆,基杆的上部设有螺纹;调节手柄通过螺帽安装在基杆的上部的螺纹上;活动手柄由中部圆盘及焊接在其两端的活动手柄组成,其中部圆盘设有通孔套在基杆上,活动手柄两端中部设有外螺纹;支架上端螺帽螺纹连接在活动手柄两端中部的外螺纹上。
本实用新型优点:(1)基座与水表密封隔板直接连接,防止塑料表头计数器的损坏;(2)不使用起子、榔头等工具撬出防止水表密封台损坏;(3)水表芯锈死后可轻松取出,无需高压水强行憋出,操作安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由基座1、基杆2、调节手柄3、支架4、活动手柄5组成,基座1为圆盘形,其轴向均布三个通孔6,基座1轴向中心点垂直焊接基杆2,基杆2的上部设有螺纹9;调节手柄3通过螺帽8安装在基杆2的上部的螺纹9上;活动手柄5由中部圆盘及焊接在其两端的活动手柄5组成,其中部圆盘设有通孔10套在基杆2上,活动手柄5两端中部设有外螺纹11;支架4上端螺帽12螺纹连接在活动手柄5两端中部的外螺纹11上。
所述的基杆2上焊接有导翼键7,在调节手柄3中部圆盘上开有与导翼键7相互对应的导翼键槽14。
所述的支架4下端部设有U型固定爪13,U型固定爪13内设防滑纹。
操作时,卸掉压力,拆下水表总成压盖和LXRG‑50型干式高压水表表头计数器,将基座1的三个通孔6通过螺栓与水表隔板三个固定表头的螺纹孔连接固定,将活动手柄5的导翼键槽14套在基杆2导翼键7上,通过旋转活动手柄5带动基杆2连接的的水表隔板活动。同时活动手柄5的通孔10,可使活动手柄5在基杆2上下滑动,轻微撞击调节手柄3对隔板进行修正,将锈死的水表松动取出。如果取出水表锈死严重,可通过安装调整支架4在活动手柄5外螺纹11上的位置,将支架4下端部U型固定爪13支在水表总成上,U型固定爪13内设防滑纹,可以防止支架4滑脱,然后通过旋转调节手柄3,利用调节手柄3的螺帽8与基杆2上端外螺纹9配合压动活动手柄5,利用拔轮器原理将水表芯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四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四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2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