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胀管机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2039.7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5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石传明;边国民;吕亮;李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宇蜗轮减速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6/039 | 分类号: | B21D26/039;B21D26/041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183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胀管机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胀管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压胀管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管件的耐压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的金属管接头,主要采用铸造成型,不但耐压能力较低,而且表面粗糙较难处理,已不能满足现在企业的需求。近年来,人们开始使用胀管机来制造管件。胀管机是利用压力将直径较小的筒形零件或锥形零件由内向外膨胀成为直径较大的凸出曲面零件的一种机器。但是,现有胀管机控制系统还是不够完善,还存在着控制加工精度不够高,操作繁琐等技术问题,需要更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加工精度高的液压胀管机控制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液压胀管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本系统包括连接在模具组件上的锁模组缸、第一侧缸、第二侧缸和供液缸,所述的锁模组缸、第一侧缸、第二侧缸和供液缸均为液压缸且分别与液压控制机构相连。
在上述的液压胀管机控制系统中,所述的锁模组缸包括合模缸和锁模缸,所述的合模缸与锁模缸相连,所述的锁模缸与模具组件相连。
在上述的液压胀管机控制系统中,所述的液压控制机构包括油箱,所述的油箱内设有液位计、液位控制继电器、空气滤清器和电接点温度计,所述的油箱上连接有吸油总管和回油总管,所述的吸油总管上连接有吸油过滤器和变量柱塞泵,所述的变量柱塞泵上连接有电机,所述的回油总管上连接有回油过滤器和水冷却器,所述的水冷却器与水循环机构相连,所述的吸油总管和回油总管之间连接有电磁溢流阀。
在上述的液压胀管机控制系统中,所述的水循环机构包括连接在水冷却器上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连接有控制阀,所述的进水管上还连接有水过滤器。
在上述的液压胀管机控制系统中,所述的吸油总管上还连接有测压接头,所述的测压接头上连接有测压组件,所述的测压组件上连接有压力表。
在上述的液压胀管机控制系统中,所述的合模缸的进油管和回油管分别与第一叠加式液控单向阀相连,所述的第一叠加式液控单向阀通过第一电磁换向阀与所述油箱相连。
在上述的液压胀管机控制系统中,所述的锁模缸的进油管与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相连,所述的锁模缸的回油管与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相连,所述的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分别通过第二电磁换向阀和第三电磁换向阀与所述油箱相连。
在上述的液压胀管机控制系统中,所述的第一侧缸的进油管和第二侧缸的进油管分别与分流集流阀相连,所述的第一侧缸的回油管和第二侧缸的回油管均与第二叠加式液控单向阀相连,所述的分流集流阀与第二叠加式液控单向阀相连,所述的第二叠加式液控单向阀通过第四电磁换向阀与所述油箱相连。
在上述的液压胀管机控制系统中,所述的供液缸的进油管和回油管分别与所述油箱相连。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液压胀管机控制系统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2、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好,并且能提高加工时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锁模组缸1、第一侧缸2、第二侧缸3、供液缸4、液压控制机构5、合模缸1a、锁模缸1b、油箱51、液位计52、液位控制继电器53、空气滤清器54、电接点温度计55、吸油过滤器6、变量柱塞泵7、电机8、回油过滤器9、水冷却器10、电磁溢流阀56、控制阀11、水过滤器12、测压接头13、测压组件13a、压力表13b、第一叠加式液控单向阀14、第一电磁换向阀14a、第一液控单向阀18a、第二液控单向阀18b、第二电磁换向阀18c、第三电磁换向阀18d、分流集流阀15、第二叠加式液控单向阀16、第四电磁换向阀1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液压胀管机控制系统,包括连接在模具组件上的锁模组缸1、第一侧缸2、第二侧缸3和供液缸4,锁模组缸1、第一侧缸2、第二侧缸3和供液缸4均为液压缸且分别与液压控制机构5相连。
锁模组缸1包括合模缸11和锁模缸12,合模缸11与锁模缸12相连,锁模缸12与模具组件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宇蜗轮减速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宇蜗轮减速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20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胶纤维纺丝机尼龙过桥齿轮润滑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连体式的挤压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