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束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1738.X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6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森伯格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5 | 分类号: | H01R13/05;H01R13/10;H01R13/631;H01R13/52;H01R24/00;H01R24/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廉振保 |
地址: | 21534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束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束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各厂家对连接器的设计开发也呈现了多样化,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集成式的集束连接器,即,将多束射频同轴连接通道集成在一个集束连接器上,并进行合理布置排插。
集束连接器的公插头和母插头一般都包括外导体、内导体和设置在内、外导体之间的绝缘介质,为了提高接触效果,防止接触不良造成电磁屏蔽,往往在公插头(或母插头)的每个同轴通道内设置有接触头,如CN202058889公开了一种带有接触头的集束连接器,这种结构可以提高接触效果,但由于接触面是由接触头纵向的端部形成一个的接触环,在振动环境下,依然会造成瞬间接触不良的可能,电磁屏蔽的弊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束连接器,其能够防止接触不良造成的电磁屏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束连接器,包括公接头和母接头,所述公接头包括具有复数个同轴通道的第一外导体、设置在每个同轴通道内的第一内导体和包围固定相应所述第一内导体的第一绝缘介质,所述母接头包括具有相应复数个同轴通道的第二外导体、设置在每个同轴通道内且与相应所述第一内导体配合的第二内导体和包围固定相应所述第二内导体的第二绝缘介质。所述公接头还包括设置在每个同轴通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外导体和所述第一绝缘介质之间的弹性接触元件,所述弹性接触元件的一部分壁面与所述母接头的所述第二外导体环面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接触元件为壁面具有劈槽的环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外导体朝母接头侧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凸缘。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凸缘沿着所述弹性接触元件的外周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凸缘与所述第一外导体一体制成或分体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外导体朝母接头侧的端部沿轴向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第二外导体朝公接头侧的端部沿轴向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孔配合的导向柱;或者,所述第二外导体朝公接头侧的端部沿轴向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第一外导体朝母接头侧的端部沿轴向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孔配合的导向柱。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导向柱的自由端为壁面设置劈槽的孔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外导体朝母接头侧的端部的外表面设置一个或多个凸键,所述母接头的所述第二外导体的内壁上开设有对应的键槽。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母接头的所述第二外导体的壁面内侧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键槽的底部高出所述密封圈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采用了独特的弹性接触元件,改善了接触效果,连接安装的可靠性高,避免电磁屏蔽风险。
2、通过导向柱与导向孔的定位导向作用,安装快捷方便,在设置凸键和键槽的情况下,可进一步增强定位导向作用。
3、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束连接器的公接头的立体示意图,示出了螺套套设在公接头上。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公接头的部分纵剖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束连接器的公接头的弹性接触元件的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束连接器的母接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母接头的部分纵剖示意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集束连接器的公、母接头的一种对接装配图,公接头以图1中所示为例。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键槽和密封圈设置位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公接头
11第一外导体 12第一内导体
13第一绝缘介质 14弹性接触元件 15凸键
16导向孔 17环形凸缘
2母接头
21第二外导体 22第二内导体 23第二绝缘介质
24导向柱 25键槽 26凹槽
27密封圈槽
3螺套
4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森伯格技术(昆山)有限公司,未经罗森伯格技术(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17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母头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网络转接器改良构造